國立台中圖書館



奏出和諧的生命樂章~用健康的身、心、靈
崔玖【國際醫科學研究基金會秘書長】



















※科學知識50期第45-54頁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健康不只是「沒有病」,而是身、心與環境的平衡與和諧,此處的環境不只是指居家或工作的環境或社區,更包括了環繞著地球的「宇宙」。這個定義正符合了中華文化中對人體健康的體認。

一、中華古文獻中身、心、靈之詮釋


  古人認為人體是精氣神所組成,道家尊之為生命的「三寶」,醫家稱之為「性命的根本」。健康需要氣、血的平衡及和諧,稱為致中和,用現代醫學來詮釋,精、氣、神也就是身、心、靈的別稱,「身」包括心臟,屬於人體生物化學的實質部份,中醫是以血肉之軀的血字代表,「心」及「靈」代表心理及精神表現的部份,也可以說是人體上功能的生物物理的表現,因此健康,就必需身體上的實質及其功能及心理與其所處之環境協調平衡才能達到真正的健康,如此看來中國的傳統文化及醫學與現代的醫學科學所講健康是的一回事。只需加少許的說明並用科學儀器實際測試,就能詮釋出兩者相同的論點。


  先說到生命三寶中之「精」,在傳統醫學上是指精、血及精液,「氣」分為元氣、營氣、衛氣、宗氣,元氣是指天地之精氣與先天之精氣化生為人體的真元之氣,營氣是指飲食中之水谷之氣,司營養、生血,注腑臟,衛氣是由水谷之氣所化生,功能為護衛、調節及溫養臟腑、肌肉、皮毛。宗氣是肺從自然界吸入之清氣,與飲食中水谷之氣結合,促進呼吸,調節心臟。總結起來可見氣是指身體上看不見的動力部份。「神」又分神(藏於心)、魂(藏於肝)、魄(藏於肺)、意(藏於脾)、志(藏於腎)。事實上也包括了思慮及智慧,因此「神」應該是代表兩個層次,一是人體時時所表現的「神情」、「精神」,一是對宇宙的認識與互動,這可能等於宗教所稱的「神」。


二、以現代生物物理現象解釋精、氣、神


  如果用現代物理來解釋精氣神的身體現象,根據許多醫學科學研究者的觀察與實驗,有以下的認知:


  精氣神代表的關係,是由每個器官各部分組織細胞顫動的共振,發出或合成具有能量的波,而以特有能量頻率的傳遞來作業。目前已有各種儀器能測量出氣內所含各種物理波的種類及量的多少,以及不同物理波在人體運行的強弱及方向。因此能間接地顯示出人體之器官功能是否健康。這種能將氣定量及定性的方式,稱為生物能量的測試。


  在生物能量的測試過程中,出現了某些有趣的現象,即這些器官、功能所表現出來的能量,不僅能表現出實際器官、組織的情形,更證明與被測人的情緒及個性有密切的關係。


  也就是說,代表情緒的腦波隨時與身體中的各種生理波互振,表明情和身體是息息相關。假如能追蹤物理波的體內運行情形,就能把人體「質」和「能」互換的信息與關係詮釋清楚,也可能找到人體身心與環境、宇宙共振的規律,氣功的目的,在尋求自身隨時調整自己的精氣神,使其平衡而順暢地互通,而達到與大自然相依相存的目的,亦即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關於身體的構造,內經-2-經水篇有如此記載:「有若夫八尺之士,皮內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其體之堅脆,府之大小,穀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氣之多少,十二經之多血少氣,與其少血多氣,與其皆為血氣,與其皆少血氣,皆有大數。其治以鍼灸,各調其經氣,固其常有合乎。」


  這裡的描述,表明了中醫並不否認「解剖」所見實體部分的重要性,也仔細地記錄關於皮肉、臟腑的測量;但在同時,也描述著體表內外的某一些航道,從上到下通常稱之為「經」,經間的連繫稱之為「絡」。古書上一般都著於經的描述,特別是十二經,而認為氣在十二經上有週期性的運行,運行時不止有一定的軌道,也有一定的時辰。


  從這些描述,至少可以知道一個基本的事實,即身體上有規律的流動動力,除有形的血脈循環之外,尚有無形的「氣」的循環,這「氣」的產生,主要卻是源自於血。


  這裡所說的「血」,恐怕不能僅限於血管中所流的血;只有用「血肉之軀」的廣義的血才能涵蓋。因為古書上另有「血為氣母,氣為血帥」的記載,即表明著沒有血,就生不出氣;但若要血液流動,或是軀體活動,則還要氣的前導。


  用現代的生理觀點,試著詮釋,可能是說血液流動,起於心臟,特別是心房的心肌收縮及弛放,因而產生了動脈血管的脈動,目的在運送含肺裡吸入的氧的血液,到身體內所有的器官。這些器官因為構造、功能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細胞組織也在不停地活動著,各盡職守,造成了另外動力的來源,這些動力形成了每個器官系統特有的電磁場。


  心臟藉著血壓的動力,與這些器官形成動、靜脈血液的交流,也就產生了磁場互動的關係,因而在一天內不同的時刻,由於供血量,因器官及功能的不同而異,因此產生電磁波振率大小的區別,這可能就是中醫形容的各系統「氣」的多少。


  因此,此處所說的「血」,是血流供應器官後所造成的磁場。「氣」是各磁場間互動的動力,包括了發自腦部的神經波、啟動心臟跳動,以及調度全身隨意肌的脊髓神經波。也就是說心臟動力的開始,是來自於腦部的訊息,而身體任何一個活動的命令,構成了生命本能的訊息,也就是身體根據生存的需要而產生並傳遞訊息,身體各部才能配上能夠達到存活目的的動力,產生動作,這主要是由心臟的動作,產生了血液的供應,「氣為血帥」可能是這個意思。


  根據這些解釋,訊息的傳遞是人體的生命力,到底我們身上這些訊息是靠什麼來傳遞?依照傳統醫學的基礎理論,氣與血是藉經絡系統來平衡,因之,經絡系統可能就是一種傳遞信息的系統。現代文獻中也記載著,身體的大平衡系統的中樞脊椎神經的電波傳導速度為100m/sec.,自律神經為1m/sec.,經絡系統則為0.1m/sec.,可見經絡系統是訊息,一經由各器官共振波傳遞,而使身體內外平衡的系統,因其必需經過各系統的整合,故速度較慢。


三、以現代生理觀點詮釋經絡系統


  然而,經絡系統,如何能用現代醫學解剖學、生理學來解釋呢?首先必需瞭解中醫理論中的經絡是如何分類的?經絡系統因其不同的部位及功能而分為六類:50





















(一)十二正經:在表皮循行,但與臟腑相通、營運全身,是與時辰有關。
(二)十二經別:正經別行,深入人體腔所屬臟腑,再回正經。
(三)十二經筋:僅行體表,不入內臟,經聚於關節、骨骼部,作用是約束骨骼,利於關節屈伸活動,在生理學上係人體運動功能。
(四)十二皮部:居於人體最外層的經,與絡同負輸布氣血功能,相當於解剖學中表皮神經末梢組織。
(五)奇經八脈:與十二正經不同,既不直屬臟腑,又無表裡配合聯繫,功能為以其別道奇行,溝通十二經脈間的聯繫,對十二經氣血有儲蓄、滲灌的調節作用。
(六)十五絡脈:自十二經及任督二脈各自出一絡,加上脾之大絡,共十五條。主要作用是加強表裡經之間在體表的聯繫,其中運行於淺表部分的有「浮絡」、「孫絡」遍布全身,與十二皮部,同負表皮營衛的責任,可能與解剖學中血管淋巴等組織相呼應。

  因此可以說,經絡系統其實就是人體組織,及其生理、病理變化的訊息傳遞系統。它是一個完整的網,主要因它涵蓋了整個生命體有形和無形的「生命現象」。根據中醫的基礎理論,「健康」是求身體的「血」和「氣」平衡;氣功的目的,在於用鍛練的方式,達到「氣」在經絡系統上的流通順暢,保持平衡。


四、測量人體“經絡”之方法及工具


  以上初步的探討、說明了,目前科學界所認定「經絡」在人體涵蓋的範圍,下一步當研究需如何測量才能由氣在經絡上的變化窺得人體構造生理與病理的全貌?


  在歷史的述著中,自始即有不厭其煩的記述:氣是在經絡系統上運行,近數十年來經絡系統的科學的證明,因為許多人接受了針灸治療,能正確的指認出十二經的走向,經過多次客觀的觀察後,各種報告逐漸問世了。


  一九五○年日本中谷義雄利用12伏直流電刺激皮膚,測出了身上的十二經及奇經八脈,並指出了經絡電性的特點;電阻低,電導大,祝總驤等在一九七六年應用兩種刺激結合的方法,測出不論在正常人或患者不分年齡性別,甚至不同人種的人身上,91.7%~93%皆能測出經絡系統的存在,他們稱之為隱性循經感傳現象,除了這普遍性外,這感傳現象尚有其定位性及循經性,也就是說在同一人而不同時日觀察,其位置不變,在群體中其位置亦一致,其生物物理特性為低阻抗、高電位、高音線。嚴智強等利用高度靈敏的光電測試儀,又測出經絡較兩測皮膚發生更強的可見光,自一九五九年開始,中外學者更在動物身上測出循經的低阻點,更證明經絡感傳並無心理作用。祝總驤等更在截肢之斷肢上測得低阻點特性在已截斷神經及血液循環的情形下,仍存在,證明經絡為獨立之一套系統。一九九六年陳國鎮等發表了經過六年以電子儀器測試三十位志願者的大腸及心包經所得上萬條曲線的分析,建立了解釋經絡電性的新模式,以直流電壓刺激穴道,能測試出所屬經絡較高的導電度,較快的導波速及優勢方向性,他們認為,將兩電極黏壓在皮膚上時,通以1伏特左右直流電壓,電路中之電子就被驅動而通過皮膚各層及各層組織,挑起身體三個機轉,即導電,介電性極化和器官的防衛調節,也就是啟動體內免疫等系統的抗極化反應;而將儲存在細胞內生物物質由化學能轉成電能或可稱為生命勢,在測量程序中所呈現的是,生命勢和極化電位差的競爭,測量得各經絡之導電度峰值,及描繪防衛應變的淨極化度之百分落差,即可判定所測器官系統之健康與否,在實驗過程中,發現測試氣功鍛練者,經絡的物理特性特別顯著,亦可推論,所謂的「氣」,在經絡上運行之現象,即是指生物體具有之電流和電磁能之表現。


  以上的發現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見解,即是經絡系統,是一個「共振」的作用。共振作用必需在輸入信號頻率與接受系統之特性頻率相同或相近時發生,經絡系統之特性既然已證明其導電度(Conductance)較好、導波速(Palpagation speed of wave guide)較快,即表示能找到相同或相似的接受系統機會大,而與之整合的可能性增加。「共振」現象為經絡傳導中之特色,這個特色的表現不僅解釋了人體內器官、系統、組織間還有超越以物質基礎劃分的心血管、神經、腸胃等系統的存在,更表明這一套以能量共振為基礎的系統是更完美不可分割的。它是一套包含了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及生物情緒的「信息系統」。而這一套系統的檢測,卻能輕而易舉的用「皮膚穴道電檢儀」測量出來。


  皮膚穴道電機能篩檢儀基本上是一個簡單的阻抗計,該阻抗計的設計,是在電壓1~1.25伏特下可傳導電流10~12微安培的直流電流,電表上的刻度劃成0~100。當在穴位的表皮指針標示在50時,表示該處阻抗為100K歐姆。表上的最小值為零,則表示阻抗無限大(無電氣活動),最大值為100表示在該伏特及安培下阻抗為零。測試主要目的是要測定峰值(peak value),及偏墜值(drop value),即是測量指針達峰值後向下偏墜的刻度。


  這套儀器是德人傅爾(Voll, R.)在1950年代,測量中國的經絡系統研發出來的。他的研究顯現出,利用這套儀器偵測的電磁波共振現象,可以成功的展示人體所有的器官、系統,在構造上、功能上及環境的適應上是否平衡。假如不平衡,是基於什麼因素,更可以找出什麼是最有療效的治療方法,包括中西藥物及氣功,可算是以儀器測試身體內氣在經絡上運行現象中最完整,最有臨床應用價值的一套系統。


五、危害健康的因素


  說到危害健康的因素,也就是造成身、心、靈不平衡的原因有外因及內因兩方面:50









(一)外因:氣候變遷(天時不正)。細菌病毒感染(萬古徽素抗藥性菌株、感冒、肝炎、愛滋病毒等)。居家環境(封閉式空調系統、不易清洗裝璜,如厚重地氈、窗簾和彈簧床,家塵如蟑螂,寵物如貓、狗、鳥等,化學製品如清潔劑等。環境污染(汽機車及工廠廢氣如一氧化碳、香煙等污染空氣,農藥、清潔劑、工業廢水等污染水源)。周遭壓力(居住環境及交通擁塞造成噪音及意外傷害)。輻射能(太陽黑子、臭氧層破壞如紫外線上升、及家電等)。食物變型(崇尚高熱量、高蛋白、高脂肪。而蔬菜、肉類,被農藥抗生素、生長素等污染)。
(二)內因:自然生理老化(垢物堆積、體能漸減、代謝緩慢)。心理壓力(劇烈生存競爭、倫理及人際親子關係變遷,引起不安全感及焦慮)。免疫力降低(易受感染、體弱多病、久病不癒)。

  這些因素在中醫的文獻上以六淫七情概括,病始於風、寒、暑、熱、燥、火六種外來侵害,和喜、怒、憂、慮、悲、恐、驚七種內在傷害。


  幸運的是:這些病因,包括七情,都可以用前述的皮膚穴道電檢儀檢測出來而加以治療。其原因是這一套儀器事實上是收到了人體能場所表現出來的信息。也就是上段所說的人身體上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及情緒受外界刺激後的變化。信息範圍之廣,細微處可達到各細胞,深度處可達到精神層外的宇宙。這現象,在氣功鍛練者的身上特別明顯。


六、“氣功”在人體上影響之測驗


  筆者及所組合成的研究群,就是以這一套儀器先測量氣功鍛鍊者,練功前後身體各系統之氣值(生物能量),以探測氣功鍛鍊對人體的效應。研究群前後共測四次119人,測試打坐前後之四象限及四十點,初步結果顯示練者在練功三十分鐘後,全身氣值及經絡系統運作趨於平衡,十年以上者,練功前後氣值及各系統生物能多顯正常狀態,各穴位練功前偏墜不多,練功後立趨平衡,五年以上者則有顯明練功前系統生物能有偏高現象,穴位偏墜現象,練功後偏墜稍減,氣值趨平,一年以上者則練功前氣值偏高多偏墜,練功後氣值趨平,偏墜鮮有變化,這樣的結果,不僅是證明了習得正確練功方法之後,可以糾正當時身體各系統的不平衡,更可以看到,積年累月的練習,可以維持身心的作業平衡。


七、氣功之生理詮釋


  事實上,氣功鍛練,就是調心、調形、調息。也就是人體用呼吸影響機體,結合心理去感應環境,以求達到最佳的適應,而與宇宙共存;是人體透過了大腦中樞神經來調理自律、免疫系統,以求鍛練心身。


  所謂的調心,是通過意識的運用,讓大腦產生「要作氣功」的意識,同時鍛練它的控制力,學會減輕大腦「意識」的控制功能,使能允許自律系統調適身體機能,在「忘我」的境界中,追求性靈的「無我」及「客觀」,也就是有些氣功強調的「性命雙修」。所謂的調形,是先利用腦部所產生的意識,來指揮身體的動作或姿勢,再求放鬆以利氣脈的流通順暢。至於調息,則是配合呼吸控制,使身體的器官功能得以協調呼應。


  我們身體的內臟器官都是由自律神經系統控制,也就是說,我們的大腦無法直接指揮它的運行。例如心臟跳動、腸胃蠕動、排泄分泌等,我們唯一可以作有限度的控制和影響的是呼吸。透過憋氣、調度呼吸之深度與速度,以及呼吸的韻律,可能使自律的內臟器官功能加強共振,達到各司所職運行的順暢及彼此間合作的和諧。這就是氣功「調息」的必要。氣功就是利用心理的訓練,使意識作到身體的靜、鬆、守,使人的呼吸、機體和心理,達到一種有序的結合。


  因此一般氣功入門,都是要人先入靜,因為心緒靜下來以後,才能作修練的事,然後在身體方面,要整個人放鬆,而在心理方面,則要排除雜念,也就是讓中樞神經靜下來、定下來,如此才能讓身體其他自我調節的機制活化。


  氣功鍛練中的調心、調形及調息,就是集中意志去放鬆意念及全身肌肉,作好一定的姿勢;保持脊柱與地面垂直,及加深呼吸,使橫膈膜上下運動幅度加大,造成腹、胸腔內輪流有正負壓力,促使血液循環暢通及淋巴回流加大,皆為各派功法之基本共同點。這些動作,配以呼吸的調整,使體內供氧量大大增加,促進新陳代謝,因而能量(ATP、AMP、ADP)提升,體液增多,而使自由基減少,免疫力增加。另一重要生理影響是淋巴液之回流增加,因為橫隔膜上方有胸導管,下方有乳糜池(Cisterna chyli),正常70公斤之人體,日產950c.c.體液,會經過胸導管到鎖骨下靜脈(Subclavian Vein),回到血循環中去,在氣功等有氣運動之幫助下,可增加到1400c.c.橫隔膜下的乳糜池,更是由小腸吸收最多之營養,經胸導管回到血循環中,淋巴系統是免疫系統之大本營,氣功不僅能促進體內之造血系統;骨髓、胸腺、脾及淋巴腺加強供應淋巴球,T細胞,NK自然殺傷細胞等,並可以促其提升基吞噬指數。近年來的研究又證實脊髓液cerebral interstitial fluid(CIF)亦流入淋巴系統,而且淋巴球中有neuro transmiter的受器(receptor),因此也受神經系統的指揮。這關係增加了淋巴系統與神經系統及內分泌系統之關係,氣功直接對淋巴系統的影響,更增加其調整內分泌及神經系統的能力。


  氣功對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不論是透過調心、調形及調息,都是最明顯的。因為放鬆意念與隨意肌緊張,即是促進了副交感神經的作用而壓抑了交感神經,當然可以調養內臟器官,特別是增強各器官組織之微循環,可以增高供養量,減少體內氫離子造成的酸性環境及自由基的產生,近年來的研究顯示,練習左右鼻孔單獨呼吸即能影響大腦左右半球不同的活動能力,多篇研究報告更確切的指出,當練功者進入氣功態等,大腦之α波上升且各皮層漸趨同步,特別以額葉、頂葉最顯著,氣功態加深後α波有額枕葉逆轉現象,有θ波出現,VEP波幅明顯下降,練功者可達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之境界。


  古印度及中國,都描述著人體上有七個能量中心,以其自身所發頻率的不同,而與宇宙中不同的波共振。共振的範圍及能力,皆可以透過修練而增加,也即是本文中所稱為的氣功「功法」。由於不同功法的展示,使我們認識到:「意識」能引出「能量」,而能量聚合了物質,使之成形,也可以隨時修正其所成之形、意識更能藉此提高層次,去感受宇宙頻率,進而獲得大環境--宇宙中的信息及更多的能量。


  泰勒用物理程式來表示,是從愛因斯坦的物質能模式E=MC2演發出來的。他認為意識通達宇宙的能力,應用下式來表現:
C=△ν Log2(1+P/N)
△ν=意念束之寬度或有效頻率
P=信號的強度(power of signal),Psys=信號的總和
N=噪音(noise), Nsys=噪音的總和
C=意識通達力(conscious channel capacity)
A=單位轉換常數


  所有的修練功夫,即是通過自我調整,減輕情緒及思維的干擾,使噪音Nsys下降,信號Psys就可增加其清晰度,增養第六感,就可以增加C,也就是通達能力的束寬,而通達的對象就是周圍的環境,以至於宇宙。束寬愈大,所能得到周遭及宇宙不同的信息就愈多。


  由這些觀察所得,就知道為什麼氣功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很重要的地位。因為通過功法,確實可以達到「性命雙修」。鍛鍊身體是修命,修煉心性是修性,性命雙修的成果是拓寬了自身的感受器,減少了世界的噪音而能眼見到宇宙間更多的現象,耳聽到更多層次的聲音,因此不免看到或聽到一般人覺察不到的景象與聲音,或者是說觀感達到了物理環境的另一個層次,也就是身,通過練氣,影響到了靈性,從精到氣又到了神,若是不明這層道理,人們就會認為看到的是不可理解的「靈異現象」。


  事實上,地球上生物體時時所感受著的宇宙,就是圍繞著地球的日月星辰。宇宙的運行,又都以週期性為原則。於是中外古今的人類,都以不同的邏輯在「觀星象」,有的在預測氣象,有的卻在推算命運。眾星體間互為影響的萬有引力,造成了人類所居住地球上磁性不勻及時時的變動。人要知如何去適應,因之有了風水,時運、智慧高的人發現了生命體若依照宇宙的律法生活,則一切順暢。若是倒行逆使,必會滅亡。因此倡導著道德、修養,以知天心、應天命、替天行道為行為規範,目的在達到所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八、結論


  總結來說:整體的健康是人體的身心與環境,也就是人與宇宙的平衡與和諧,不論是中國傳統醫學中國認為的氣血平衡、致中和,或是西方醫學一向剖白入微的人體質量部份的生物化學成份,及近來醫學科學所體認的生物物理的現象,都以平衡為正常,和諧為目的,因此,醫療就不能僅限於身體破損了再去補,或是已經發病了才去治,保健工作必需溶入到日常的生活方式中去。第一是要瞭解自身已經不健康的習慣及身體被污染的程度,再著手清毒並改進生活方式,使自己及家人活得健康,基本上應注意水源,避免環境中之污染,勤洗果菜,並需吃得素淡,還要營養均衡,除正餐外補充目前加工過份的食物中所缺失的礦物質及維它命,另外喝足量的水。不僅可以補充體內各部門賴以運作的水份,也可以沖洗掉代謝物中應排出體外的廢棄物,例如蛋白脂所轉多餘的尿酸等等,從整體健康的觀點看,兩便通極為重要,水份喝得足,小便才暢、大便通也是同樣的重要,身體的排毒作用,肝膽裡出去,就是由大便排出,從腎裡出去當然由小便排出,此外皮膚也經由汗腺排出,因此治療性的排毒時,除需喝大量的水之外,還要泡藥澡,飲食之外應當並重的是運動,適當又適量的運動,不止是促進全身的血循環,還促進了大腸的蠕動,對通便也極有助益。最後說到保持心情的平衡愉快,更不是簡單的說一聲需要喜樂,或是提倡娛樂就算是答案了。在筆者研究生物能的過程中發現了測試每個人各層次情緒的捷徑,採用歐洲傳統療法中花精的製劑,與受測試人之神經波感應,而能測出七十種不同的情緒,可以一百四十一不同的花去調適,這也是根據質能轉換的原理,用生物能醫學中穴診儀來監控才能作到的一項服務。然而找到每個人不平的情緒或是撫平當時的情緒,並不是最終的答案,每個人想生活得有意義,必需在身體的保健養生的實踐中尋找到每人靈性中對此生的自我期許,凡是找到生命目的又在逐步實現的人,都似乎真正的找到了平衡和諧,也可能解釋為已經達到了知天心,應天命,替天行道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身心靈健康的實現與目的。



(八十八年秋季大眾科學講座88.9.1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iher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