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台中圖書館



新時代整體醫學─不老的身心靈
許添盛【臺北市立仁愛醫院家醫科醫師】














※科學知識46期第61-71頁


前言

  這次演講是以不老的身心這本書為基本架構,作者為狄巴克.喬布拉,他是在印度新德里出生長大,曾經在美國塔芙茨大學和波士頓大學的醫學院授課,後為新英格蘭紀念醫院總醫師。他創立了美國印度本草醫學協會,及位於麻州蘭開斯特市的一所健康醫療機構。1992年,他被選為美國國家健康研究委員會的特別委員。他的著作已被翻譯成二十五種以上的語言,這次講座主是以這本書為基本架構,再加上很多新時代的思想,這本書在很多方面其實都非常新時代思想的。


  今天之所以要講這個題目,是因為臺灣已經進入高齡化的社會,65歲以上的老人占總人口的比例已經大於百分之七。目前的平均壽命,男性是七十一歲,女性是七十六歲,往後的一、二十年可能再提高五至十歲,所以平均每個人可以活到八十幾歲。其實大家並不怕活到老,而是怕生病、衰老或退化。所以如何可以活到老又不會過度退化是我們希望帶給大家的新觀念。


  很多國家的醫療赤字都是花在老人身上,老化的疾病幾乎占了醫療費用的三分之二以上,相對的整個社會福利、民生措施或社區建設等經費都不足,每年健保局的虧損上億,所以如何讓醫療費用減輕,其實與老人有很大的關係,而且跟老化有很大的關係。


  許多老人之所以會衰弱、活動力變差,通常是由於他們習慣了蟄伏休止,所以只要重新喚起他們的意志,讓他們活的積極、有目的、相信許多老人在活動力、氣力、靈敏度、反應等各方面會有戲劇性的進步。這也意味著其實很多老人他們之所以衰弱、活動力低或多病,很多時候是因為他們活動力降低了,這時只要能夠喚起他們的意志,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比較有意義,能集中他們生活的方向和精神的話,其實他們在活動力,甚至在力氣、靈敏度及智商方面都會有長足的進步。


  老年人的活力降低,主要是因為他們預期自己會變得如此,對於老化的現象覺得絕望、無可奈何的人會老得更快。這與第一個想法也就是老人活動力降低是因為他們不想活動的想法是相通的。不想活動背後因素是因為他們預期自己會變得衰老、退化,這種預期的結果,會讓他們在心境上處於絕望與無可奈何,抱著這種心態的人會老得更快。


衰老是必然現象?


  這本書是以量子力學的角度來探索,在過去物理學上強調的是牛頓定律,認為人在宇宙中終必會衰老,而衰老是很自然而無可避免的現象,但站在量子力學立場則完全不同。量子力學的理論基礎是在1900年由海森堡所創立的學說,而量子力學的成立與人類科技的進展有關。以前的物理認為原子是由電子、質子、中子所組成,但現代物理學的探索已經進入次原子的境界。譬如:夸克、介子或是丁肇中博士所發現的J粒子之類,則無法用牛頓力學來解釋,甚至無法用波的角度來解釋而必須進入量子力學,或是測不準原理等更深奧的物理學基礎才能解釋宇宙的現象。


  這本書作者認為宇宙就是一個量子場,而且人的身體本身就是一個由知識、資訊和能量所構成的量子場。這與大家以往所認為的觀念不同。以前的觀念認為肉體就是肉體,就是由原子、分子所構成,是機械的東西、化學的產物,會隨著年齡的老化而瓦解,這是古典物理的理論。但現代的量子力學則認為身體並不只是簡單的化學變化或物理現象,而認為身體是由知識、資訊和能量所構成,這與新時代的想法完全吻合,所以新時代喜歡拿量子力學來做例子,新時代的理論認為人的心念、思想也是由知識、資訊和能量所構成的量子場,而兩個量子場是交互作用的,也就是說你的思想、情感及念頭會影響到身體的量子場。古典的牛頓力學認為「我是誰」與這個世界沒有關係,也就是說世界是客觀的,我是主觀,而「我」這個主觀的人與客觀的世界、客觀的身體無關。我認為我是誰跟我會不會生病、健不健康、是否衰老無關。但從量子力學的觀念,則認為我是誰、我在想些什麼、我生活過得幸不幸福、滿不滿意和我的健康或衰老有絕對的關係。也就是說身體與心理的健康是互相加強、互相干涉的。這完全符合新時代的一句名言─你創造你個人的實相。


  古典的牛頓力學認為宇宙跟你沒有關係,物質定律就是物質的定律,是不受「心」的影響,但以最新的量子力學的角度來說,則認為甚至是次原子的世界也是由你所創造出來的,按照觀賞角度的不同,就會看到不同的現象。


  舉例來說,歷史上伍子胥因一夜白髮而得以過昭關,醫學上並不認為真的可以一夜白髮,因為頭髮一個月只會長零點幾公分而已,所以頭髮不可能在一夜之間變白,不論伍子胥的頭髮是否真的在一夜之間變白,但可以確定的是,他在一夜之間因為耽心、憂愁而老了十幾歲,因而躲過了仇人的追殺。這說明了伍子胥在當時的狀態下,他思想的量子場發生了變化,這與我們先前所提到的量子理論相符,也就是說你的心念本身對你身體的生理作用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例如退休後無所事事、終日苦悶的老人退休了半年之後,幾乎老了十歲以上,如果是談戀愛的話,則好像年輕了五歲。這說明了在我們的情緒與思想的量子場之間的作用,甚至具有扭轉身體功能的能力,所以事實上身體並不是客觀地必然會隨著時間而老化。


  從前,人類的身體暴露在很不利的條件之下,營養不良、體力透支、瘟疫肆虐等都容易使人衰老。翻閱本世紀通過艾利斯島移民檢疫所入境到美國的移民文獻紀錄發現四十歲左右婦人憔悴枯槁的臉孔看起來像是七十幾歲的老婦人,一、二十歲的少年的模樣,卻像是飽經風霜的中年人。而現代人,相反的,四、五十歲的中年人看起來還像是三、四十歲,這是因為整個環境的變化。如:營養的改善、生活上的舒適和環境衛生的進步,造成心境及生理上的安適而讓人可以活得更長而且更健康。


  有一個在醫學上曾被觀察到的現象,認為有些人過了五、六十歲進入老年期之後,他們的心境、思想模式會變得像小孩子一樣,比較天真,較具幻想性及依賴性,這在新時代的理論來說,是個非常重要的關鍵,稱為第二青春期。眾所周知,第一青春期大部份是在國小三、四年級至國中畢業之前,這段期間發育迅速,第二性徵開始出現。而第二青春期是人類過了五、六十歲進入老年期之後,天生的自然改變,有些人的頭髮可能會由白轉黑,甚至長出新牙。有一篇報導說遼寧有位老人在牙齒全部脫落後,又再度地長出了新牙,事實上在婦產科的門診發現,很多婦人已經停經,可是到了老年時又再度來經,甚至有些人因此而恢復了生育能力。


  從史前時代到工業革命的肇始,人類的平均壽命一直停留在四十五歲以下,只有百分之十的人能夠活到六十五歲以上。現代人因為營養的改善,衛生條件及醫藥的進步,百分之八十的人都能活到六十五歲以上,所以新一代的老人已經普遍地遭遇到了第二青春期,這在以前是未曾被正視過的問題。不論我們是否有第二青春期的觀念,我們都會經歷第二青春期,但倘若我們依舊抱持著以往的概念,認為身體過了中年將持續地衰老,心智持持續地退化,性能力也將持續地減弱,則第二青春期的這股龐然而充滿活力的能量,在不被我們的生理及心理所允許出現的情況下,有可能會以腫瘤的形態展現出來。


  有一個定律稱為黑福里克極限,認為人類的胚胎細胞,在培養皿裡無論如何小心翼翼地培養著,這些細胞在分裂大約五十次以後必然死去。但是如果這些培養皿裡培養的是癌細胞,它會一直分裂下去。所以,腫瘤是個非常強的能量,它不受限制地生長,如果我們能把這股強大的能量導入正途,讓我們的肌膚重新恢復光澤,讓我們的體力重新恢復活力,讓牙齒重新長出,讓肌肉組織慢慢地取代脂肪組織,讓頭腦變得靈活,性能力也重新恢復活力的話,該有多好。


  所以新時代的理論特別提到第二青春期的現象,因為第二青春期的確存在,而目前的文明都還沒有認知到它的重要性,所以我們的老年人拒絕去接受這樣的能量,拒絕讓這份能量納入正軌,變成他每個器官跟組織的活力,反而以非常扭曲的方式,例如:藉由癌細胞的形成,來展現出來。這對我們的文明而言是個非常大的損失。所以我們必須正視第二青春期的存在。當然,對第二青春期的壓抑並不必然會導致癌症,但是我們社會對這種現象的忽略以致於能量被阻塞,與癌症是密切相關的。因為癌細胞本身是很強的生長力量,是一種會到處移轉的能量狀態,如果能把這股能量平均地疏導至身上的每一個器官,或是日常生活、朋友及性生活上,使得人生得以豐富、喜悅、自在的話,那麼這股能量就不會以癌細胞的形態來展現。


人不會變老,唯有在停止成長以後,人才會變老。


  光是時間這個因素並不會讓人衰老,而真正讓人變老是因為人的心智停止成長而非肉體天生就必須老化。在醫學上有項很有趣的疾病,稱為精神性侏儒症候群,一般發生在受重度虐待的兒童身上,他們這種長期缺乏關愛的情緒抑制了生長激素的分泌。雖然生長激素理當按照孩童DNA上的遺傳基因正常分泌,但是這些小孩內心對自己的詮釋:不被關愛的小孩,竟然超越了遺傳基因的力量,而改變了他們的身體結構,拒絕長大。這種現象也意味著如果一個人害怕老化或預期自己一定會老化的話,這樣的信念本身也有能力造成基因上的轉變,因而造成真正的老化。上述的例子告訴我們思想和信念的重要性。站在醫學的觀念認為我們的皮膚大約每個月會換新一次,胃壁每五天轉換一次,肝臟每隔六個禮拜就是一個全新的肝臟,骨骼每三個月是一副新的骨骼,根據醫學統計:身體每七年就完全的更新了。這表示身體只是一個模式,一直在變化之中,而不是一個僵化的機械,所以傳統醫學把人單純地當作一個機械是說不通的。


  而以新時代的量子觀點來討論,對量子層面而言,則根本沒有物質的存在,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一種能量的狀態,身體是在每一刻被重新創造的,表示從這一刻到下一刻,我們的身體已經是個不同的身體。若以黑洞和白洞的理論來比喻,在天文學上的黑洞的形成被認為可能與中子星有關,中子星是很大質量的恆星,當它燃燒終了之後,由於冷卻的效應及強地心引力的作用產生了空間的崩潰及質量的壓縮,壓縮至後來連光線都無法逃開它的引力而形成了所謂的黑洞。然而,依照新時代的理論,在我們的四周存在著許多這小小的調和點,物質及能量及透過這小小小的黑洞或白洞,在系統之間做一種經常的交換,黑洞另一端即為白洞,當一個飢餓的黑洞吃飽了之後,即轉成白洞,而它的另一端就變成了黑洞,如此反覆。所以黑洞、白洞是一個能量─物質轉換器的兩端,且彼此隨時互換。


  因此,以新時代的觀點認為身體是個幻象,而身體在下一刻已經完全地互解而回到能量的模式,然而在下下一刻,一個你不可能覺察到的瞬間,它又透過白洞出現,重新變成一個新的身體。量子力學認為,身體本身就是一個充滿智慧訊息的量子場,而以能量為基礎。所以以量子場的角度來說,身體本身也是不受時間限制的,所謂不受時間的限制表示身體並不會受制於線性時間而變老,因為量子力學認為時空是相對的,甚至是同時性的存在,所謂「相對」指的就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認為時間會隨著速度而有所不同。


  從精神醫學的角度來說,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依德說過,潛意識本身是沒有時間感的。對很多在小時候受過創傷的人而言,那件事雖已成為過去,但對潛意識而言,卻一直還被當作「現在式」,並沒有隨著時間的過去而消逝,所以可能會在多年以後以很多奇奇怪怪的症狀。也許小時候曾經被性虐待,則現在可能會產生暴食症,或對異性產生莫名的恐懼而影響到生理機能,這是精神醫學常看到的現象。雖然當事人已經到了二十年後的今天,可是潛意識卻還一直停留在二十年前的那一幕,因為過去的事情還沒被解決,所以就一直影響到他的現在。對這個人而言,基本上他的過去與現在是同時存在的,所以弗洛依德的解決方法就是利用催眠或自由聯想的方式,讓他在潛意識上回到那個過去,因為潛意識是不受時間限制的,所以就在現在把那個過去的問題解決掉,這個人的症狀就好了。


  其實大部份的身體機能是受潛意識控制的,例如心跳的速度、胃每分分泌的胃酸量、每天分泌的女性荷爾蒙、月經的週期、腎臟每分鐘過濾的血量、腦運作本身所需的氧氣、神經傳導所需的能量等等。可是,我們有意識的信念或情緒上的變化卻可以影響到身體機能,所以基本上,意識與潛意識是相通的。因為潛意識是沒有時間感的,所以受潛意識掌控的身體本身的時間感也不存在。那麼,是誰在老化?


減緩老化的方式


  聆聽身體的智慧,這在新時代是非常強調的,包括二點:



  1. 信任和相信身體的基本智慧,這智慧並不會隨著時間而減弱或失去,這是你對身體所應抱持的基本心態。
  2. 接受新的知識和新的世界觀。人之所以變老是因為他已經拒絕接受任何新的觀念。有時我們會發現有些老人很僵化,但並不是他天生就應該僵化,而是因為他拒絕讓自己成長。

改變信念就能改變老化的程度


  用意識覺察的能力來轉變身體,可以改善老化的程度。一般認為身體老化是因為它本來就會老化,可是根據老人學家的研究卻發現,真正決定我們是否會衰老的關鍵是從25歲到46歲。現在的觀念會影響到未來三、四十年來後的身體狀況,所以我們必須改變對老化的必然性想法而代之以身體本身是沒有時間性的,只要流動的過程不斷地重生,不斷地更新,那麼身體的細胞也就永遠是新的。


可以延緩老化的信念



  1. 身體不是固體而是流動的。
  2. 身體是圓通的,不隨著年紀變得僵化。
  3. 身體是量子而非只是物質。
  4. 身體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態的。
  5. 身體不只是純然的化學反應,而是有智慧的網路。
  6. 身體是可以永保青春的,並不必然會陳腐老化。
  7. 身體是不受限於時間的。

  如果你要讓身體永保青春,可是在思想和信念上卻不能解放自己,則永遠不可能辦得到,因為正是你陳腐的思想和信念制約了你的身體。身體並不必然會衰老而是我們認為它會衰老,所以老化其實是一種經由學習而獲得的行為,這意謂著假如老化是發生在你身上的自然現象,那麼基本上你變成了一個犧牲者,但如果老化是你從社會中學習到的行為,是社會與家庭集體模仿、集體催眠的效果,那麼你便有權利選擇說「不」,以接受新的信念,迎接新的機會。


  過去二十年來,老人學家證實了人類如果能夠一直保持活力,即使到了七、八十歲,仍然能夠防止肌肉及骨骼的萎縮,於是鼓勵退休的老人繼續慢跑、健行、游泳、做家事。美國塔茨大學有一群大膽的老人學家,在一所養老院裡挑選出一些身體孱弱的老人,讓他們做重量訓練,這些受試的老人中,最年輕的已八十七歲,最老甚至已達九十六歲高齡。訓練的結果,這些老人的身體狀況愈來愈好,萎縮的肌肉恢復了百分之三百,甚至有些原來需要別人扶持才能走路的老人,現在已經可以獨自行走。所以老化是學習到的行為,如果我們能改變信念就能夠拒絕老化。


  在1970年代初期,當美國大力鼓吹新的老化思想後,有些六、七十歲的老人,其身體的功能及活力宛如中年人,而這些人具有若干共同點:飲食適度、懂得照顧自己的身體、不抽菸、沒有心臟病。


衰老的舊觀念



  1. 衰老是自然現象,所有的有機物都會腐朽死亡。
  2. 衰老會致死,人會慢慢變老,慢慢地死去。
  3. 衰老是正常的現象,每個人的過程和結果都差不多。

衰老的新觀念



  1. 衰老雖然是正常現象,可是人人不同,有的人未老先衰。
  2. 衰老不會致死,絕大部分的死因(約99%)不是自然衰老,而是癌症、心臟病、中風或其他疾病。老化到某程度一定會死,但不必然得先經由疾病。

  事實上,老化是人體對加諸在他身上或心理上的外在環境所做的反應,並不是個必然的過程,所以我們過什麼樣的生活就變成什麼樣的人。賽斯書個人實相的本質提到:『在許多土著文化裡,一個人完全不以他的年齡來被考慮,而年紀多大並不重要。事實上,一個人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年紀有多大。忘記你的年紀─青年、中年、老年都一樣,對你都很好。因為在你們的文化裡,在那方面有很多信念都會給人限制。青春被否定了它的智慧,而老年被否定了它的喜悅。』。


人的三種年齡



  1. 實際年齡:依照月曆推算的年齡,是最固定,但最不可靠的。
  2. 生理年齡:依照身體的生命跡象和細胞活動力而推算的年齡。這種年齡是可以改變的。美國的研究顯示:願意改變生活習慣的老人平均可以多活10年。
  3. 心理年齡:依照你自己的感覺推算而得的年齡。

加速老化的負面因素



  1. 沮喪和抑鬱。
  2. 無法將感情表達出來,無對象可以溝通,缺乏朋友。
  3. 覺得無力改變自己或改變他人。
  4. 獨居。
  5. 寂寞、缺乏親密的朋友。
  6. 缺乏規律的日常生活。
  7. 缺乏規律的工作。
  8. 工作不滿意。
  9. 負債、有經濟負擔。
  10. 習慣性的憂慮或過度煩惱。
  11. 後悔以前所做的犧牲。
  12. 易怒或發洩不出內心的憤怒。
  13. 挑剔自己或看別人不順眼。

減緩老化的正面因素



  1. 婚姻幸福美滿。
  2. 工作滿意。
  3. 容易發笑。
  4. 性生活協調。
  5. 能夠結交親近的朋友並維持友誼。
  6. 擁有規律的日常生活。
  7. 覺得可以掌握自己的生活。
  8. 擁有愉快的休閒生活和嗜好。
  9. 對未來抱持樂觀的心態。

  1957年美國 哥倫比亞大學一位醫學教授名為法蘭德絲.丹巴爾發表了一項有關百歲以上的人瑞和九十多歲的健康老人的研究報告。她發現這些老人最大的長壽秘訣在於面對壓力時,心理調適得非常好,也就是說:無拘束的順應、敞開心胸、接受改變、迎向未知,可以讓人拒絕衰老。


  今天你雖然尚未步入老年,但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每一個心情、面對事情的壓力模式都會影響到三、四十年後的自己,所以拒絕老化、預防衰老,就在現在!


廢用症候群(Disuse syndsome)


  這個名詞說明忽視身體基本的需要,尤其是體能活動的需要,會破壞身體的健康,導致快速的早衰。所以凡是廢棄不用的身體構造都會面臨萎縮的命運。


廢用症候群的五大主要徵候:



  1. 心臟、血管及心血管系統的其他組織變得比較脆弱。
  2. 肌肉萎縮和骨骼比較容易斷碎。
  3. 肥胖成為高度危險的警訊。
  4. 情緒鬱悶。
  5. 早衰現象,顯示生理年齡大於實際年齡。

  所以衰老的主因,並不是因為身體本身就應該衰老,而是因為缺乏運動。


老而健康的生活建議



  1. 少量多餐:
      將食物的攝取平均分攤在二十四小時之內,讓身體在一天當中都能平均地得到所需的養份。
  2. 分段睡眠:
      因為很多身體代謝的廢物只有當我們睡著之後才能被排除。我們應該在一天當中讓身體有多次機會休息來代謝有毒廢物而不至於累積過多。

自由基理論


  自由基是很活潑的分子,在分子學上,它是由不穩定的氧原子化合物所構成,喜歡和身體許多重要的分子結合,包括DNA,因而破壞了原始的生命架構。


  這是目前防止老化最熱門的話題,是在1950年代中期由哈門博士所發表的,認為自由基是造成細胞老化的重要因素,而1983年德爾克.皮爾森和珊蒂.蕭則大聲疾呼自由基是人類的敵人,因此鼓勵人們服用各種抗氧化劑。但日本的雪江庭博士則證明了餵食抗氧化劑的細胞培養物,並不太能夠減低自由基的製造數量,如果口服抗氧化劑則恐怕效果更不彰,因為許多抗氧化劑在到達細胞之,前就已被口腔和腸胃裡的消化液中和了。


自由基對身體的作用


  免疫系統裡的白血球細胞就是利用自由基和入侵的細菌病毒連結以殺死入侵者。但為了自身的安全,細胞本身會製造醏素來對付自由基,使他們退化、中和或是解毒,這些「自由基清道夫」包括各種抗氧化劑,它們可以和自由基連結成高反應氧離子,使它們在攻擊入侵者之前無法使壞。


  所以,自由基有助於人體的內在平衡而非老化的敵人。


舊的宇宙論


  認為宇宙中存在著一種無所不在的力量,隨時準備摧毀生命,以恢復無秩序及散亂,所以宇宙終必死亡,物質結構及肉體最後必定失序、解體及衰落,這種力量稱為亂度。所以認為身體會逐漸自己毀滅它自己的人持有是舊的宇宙論。


新的宇宙論


  認為宇宙與細胞一樣,都能自我組織,也會對自己內部功能的運作發生反應,宇宙並非只像汽球一樣的膨脹,更像是一個生命體會成長,茁壯,從原始的最初開展之後,便一步步地向前進展,直到更精巧、更複雜的地步。所以宇宙是有智慧的生命體,而身體細胞有它自身的智慧,而非僅是一具會逐漸瓦解衰老的機械體。


  以新時代的角度認為,當人衰老死亡之後,回到了最大亂度,是因為亂度是宇宙重新恢復生機的方法,所以,循環和新生才是宇宙根本法則,而非亂度。而在循環與新生中有著更大的智慧在運作著,而那個智慧就是人的內在意識。人的智慧是建立在更大的智慧及意識之上,我們的自我意識其實是建立在身體的意識之上,如果不是奇蹟似的身體意識在身體內產生必要的運作,則我們不可能會活著,所以生命是流動的,而意識在流動性的過程中決定性的關鍵。


結論



  1. 人可以活的長,老化不是必然的現象,但是必須活得有尊嚴。有的人認為活到五十歲就可以了,因為他們認為五十歲過後就沒有尊嚴、沒有體力,不被重視。所以老化被認為是社會的恥辱。但老化並不等於不健康,不等於恥辱,這是我們社會所賦予的意義。如果社會沒有賦予「老」積極而正面的含義,則沒有一個人願意活到老。
  2. 是我們社會所賦予老人的價值和尊嚴,讓老人的背脊骨可以挺直而非含維他命D的牛奶。
  3. 因為潛意識是沒有時間感的,身體是流動不羈的,所以我們希望讓老人體內小孩子的天真得以復活,而成為有四、五十歲的體力和八、九十歲的人生經驗的新新老人。
  4. 現行社會採行65歲強迫退休制度,而剝奪了我們社會上很多男性所賴以建立尊嚴的社會價值,所以大部份的病痛發生在退休後半年內,所以希望日後能採行參考個人工作性質、體力及能力的自願退休制或轉任制度,讓他可以在適度的轉變之下發揮他的社會價值而非一無是處。
  5. 身體是流動的,它不是一個僵化的過程。
  6. 新的宇宙論告訴我們,身體是有智慧的,宇宙是有智慧的。
  7. 身體健康的先決條件是你必須信任它會健康,而從飲食、運動及心境上找到長壽、健康之道。如果你信任身體會活得又老又健康,基本上你已立於不敗之地。如果吃愈多的健康飲食,吃愈多的藥物,其背後的信念是因為不相信身體會健康,那麼吃再多的健康飲食也沒有用,因為光是這種負面的信念就足以摧毀健康。


(本館八十六年秋季大眾科學講座86.10.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iher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