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lapislazuli.org/TradCh/magazine/200302/20030215.html
![]() 揭露微波與無線電頻波的輻射傷害 辛蒂塞居(Cindy Sage) 著 陳瀅 譯 |
現代社會中發展最快的環境污染可能是包括無線電波輻射在內的電磁場(EMF)染污。由於無線電話、手提行動電話、呼叫器的使用及社區內為傳遞無線電波所架設的天線等,民眾暴露於電磁輻射的程度(無線電波及微波)在世界各地正以等比指數的速度增加。行動電話的輻射之強,足以對腦內的去氧核糖核酸(DNA)造成傷害而無法修補。這並非其產生的熱能造成損害,而是因為暴露於非熱性的無線電波輻射(Non-thermal levels of Radiofrequency radiation),明顯地干擾身體腦部、頭顱、耳部及腦神經、脖子及臉部等神經系統的正常運作。 雖然行動電話的低使用率(每個月幾小時)尚未顯示與腦瘤的增加有關,但是科學界也沒有對高使用者比如:常出差旅行的人、房地產經紀及醫師等,以群體的方式來研究,因此目前媒體有關莫斯凱(Muscat study)研究的報導,給行動電話使用者的安全保證是錯誤的保證。莫斯凱的研究只是對低使用者(每月少於一小時)與高使用者(每月超過十小時)的比較,反而模糊每月使用1000分鐘或2000分鐘甚至2500分鐘的更高使用者的影響。 然而這個研究也指出,高使用者得到神經上皮細胞瘤(Neuroepithelial tumors)的機率是低使用者的兩倍;最近並有報導顯示手機使用者的眼色素層黑素瘤(uveal melanoma)的罹患率增加三倍。第一個發現癌症與無線電話的使用有關連的案例是在瑞典,他們發現使用手機會導致血管肉瘤(angiosarcoma)的發展。有些腫瘤專家及腦癌外科醫師也指出,他們所切除的腦瘤部位在高使用者中與手機天線排成直線;並且與使用手機最多的頭部同一邊。儘管美國媒體對無線電波輻射妨礙健康的報導相當地沉默,但在西歐國家,澳洲、以色列、蘇俄及中國卻非如此。 慢性、長期性地暴露於無線天線的低度無線電波輻射之下,也和上述所說的生物效應,特別是和免疫系統、精神智力功能、睡眠干擾及去氧核糖核酸有關。這裡所指的暴露度是指每平方公分0.1至10或20微瓦特(在空氣中所測量的能量密度)而言。另一種測量方法叫體內特定吸收率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是用來測量不同組織所吸收的無線電波輻射量。有報導指出全身暴露在行動電話的電波頻率之下,低至每公斤0.0024瓦特的特定吸收率已足以嚴重干擾身體的運作(本例指去氧核糖核酸的損壞及修補功能)。 人類長期地、累積性地大量暴露在日益增加的無線電波下,是史無前例的。這樣的情況在一百五十年前根本不存在。地球上生命的進化來自於自然界中的閃電,以一閃即逝、少量的暴露在無線電波下的方式進行。而我們現代卻在製造高出於1012倍的非離子輻射穿插於自然界。雖然在其安全性或危險性方面尚未提出結論性的科學證據,但是越來越多的科學報導指出其所造成的生物效應及對健康的損害,若非絕對必然但有可能。暴露於無線電波輻射下所產生的生物效應,這些實驗結果已證據確鑿無庸置疑,更有證據指出,在長期累積性地暴露下,其對健康的損害將更嚴重。即使目前科學界在長期累積效應方面尚無完整的研究,但已有報告顯示:長期性暴露於低劑量的輻射會導致永久性的健康損害。 公共政策及安全原則 美國政府對行動電話有所謂「售後監控」(de facto policy)實際的政策∣就是行動電話可以先對大眾銷售,或許用了幾年後也許會有專家研究其對健康影響的特性。簡言之,我們都成了實驗白老鼠。「售後監控」實在無法保護目前的消費者。此外美國政府也無經費從事有關無線電波輻射的研究,因此有關行動電話對大眾健康的影響也無法有系統性的了解。 有關非熱性無線電波/微波輻射健康效應等科學證據的重要 無線電波輻射在生物體內引起的生物效應,科學證據比比皆是,涵蓋範圍小至原子(鈣)和分子(去氧核糖核酸或細胞的基因密碼),大至人類或其他的哺乳動物。近五十年來,對各種不同頻率的電磁波所做的生物效應實驗,可以在各種生物如老鼠、甚至人類身上重覆印證。然而仍需學術界各學科的整合研究與整個科學知識成熟後,我們才能了解無線電波輻射所產生的生物、化學、物理等方面的連鎖反應。疾病不應是這些研究的頂點。當我們掌握了身體是如何地接收、處理及反應含有無線電波或微波能量等複雜微細的訊息,有關無線電波輻射治療在醫療及健康的應用上,也可能是潛能無限。 電敏感(Electrosensitivity)及電緊張(Electro-Stress)的症狀 病人只要離開電磁場或無線電波的輻射源,症狀很快就得到改善,尤其是電腦、日光燈、變壓器、無線天線、手機、無線電話(cordless phones)、電器、高速公路區、變電所、高壓電纜、機場、軍事基地及雷達站等這些是高量電磁場及無線電波、微波輻射的來源。若病人回到原來的輻射源環境,症狀馬上又出現。長期下來,身體的敏感度隨時間而增強,對越來越小量的電磁場或無線電波輻射過敏。 由於醫學界對這些症狀是否歸於綜合病徵沒有定論,治療程序也無法建立。許多病人報告說,對治這些症狀最好的方法,就是減少電磁場/無線電波輻射的暴露率。因職業性暴露而導致的慢性症狀通常無法治療,除非改變工作環境。有些研究人員發現,在細胞實驗中,抗氧化劑可以阻礙或排除無線電波的輻射效應(可能是其使無線電波輻射所形成的自由基破壞作用減少或舒緩細胞緊張的關係)。 一些實用的建議 一邊開車一邊打行動電話如何? 兒童是否有更高的危險性? 二手輻射 行動電話發射台架設在鄰里內如何? 科學家們及公共政策研究學者對無線電波輻射的看法如何? 我們什麼時候需要制定保護公眾的政策? 若需進一步的資料索取,請洽 Sage Associates at sage@silcom.com 或上網查詢Sageassociates.net。若索取有關無線電波輻射的健康研究的專業報告,將酌收印刷工本費及運費。另可查詢Sage Associates 在英國與蘇格蘭國會的聽證報告。 辛蒂塞居是位於加州蒙特西妥一間環境顧問公司Sage Associates 的負責人。自一九八二年以來,她就以土地規劃顧問及公共政策研究員的身分,涉及電磁場的相關問題。她的公司專長於土地規劃使用,以電磁場的電腦模擬來預測電磁場的隔離範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