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 鬱 症

玉里榮民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白雅美
ymbi@ms1.hinet.net


 

憂 鬱 症 是一種情緒障礙。主要的問題是情緒低落,也會有思想及行為等其他方
面繼發性的變化.有以下的症狀

(一)心情沮喪:
有的人會描述為「沮喪」、「傷感」、「情緒壞」、「悶得很」、「寂寞」或
「無聊」,但有的則以「胸部沈重苦悶」、「胃部空空的」或「喉嚨裡被什麼
東西塞住」等來形容。輕度時偶會覺得憂愁,但對於稱讚、聽到笑話或事情順
利時仍會有快樂的反應。中度憂鬱者,沮喪的感覺比較持久,且不會因外來影
響而減輕,通常在早上較強烈, 下午可能會好一點。嚴重者隨時都會有絕望、
無助、悲哀或苦惱的感覺。

(二)食慾減退:輕度時覺得東西不如過去好吃,且不會想吃過去愛吃的食物。
中度時不想吃飯,過了吃飯時間也不覺餓。嚴重者一看到食物就噁心,一吃就
想吐, 體重在一個月內減少達5%。

(三)失眠: 憂鬱症病人的失眠,通常屬於「早醒」型,睡是可以入睡,不過惡
夢連綿,極早醒來,醒來後,心情特別壞,再也不能入眠。輕度時,病人早上
常在鬧鐘未響之前即醒過來。中度者常早一、兩個小時醒轉,且睡不穩,半夜
醒來要等很久才能再入睡。嚴重病人常常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有的時候
甚至整夜沒睡,即使稍入眠,腦子裡也不斷想事情。

(四)怠倦感:輕度病人覺得比以前容易疲勞,過去長時間工作也不覺疲倦,
現在稍微一動就覺得沒有精力。中度時病患一早醒來就覺得疲倦,休息、娛樂
或不做什麼事也無法恢復精力,有時稍走幾步或看點書就覺得全身無力,無法
繼續下去。嚴重的病患整天累得不想動,如果旁人不勉強他,有時連穿衣服、
把手舉起來的力氣也使不出來。

(五)悲觀、無望:這些患者家裡常有一櫃子的藥物,都是從醫院診所拿回家
後就放在一邊,未曾服用的。輕者將任何事都往壞處想。中度者覺得將來沒希
望,外人亦難要求他們做任何事。嚴重者會有自己走絕路,不會好的感覺。

(六)罪惡感: 有的病人會產生一種缺少事實根據的內疚,認為自己做錯了什麼
事,害了大家。有時連十幾年前發生的,當時認為無所謂的事,卻再「翻」出
來,埋怨自己。而客觀的分析起來,這些病人自認為是「罪不可恕」的「大錯」
,大多不過是「雞皮小事」,而且往往都已事過境遷。但是如果要想以理論來
說服病人,是不可能的,他們會堅持,「 我知道你是為我好,在安慰我,不過
我心裡還是在煩這些事。」因為這些罪惡感,都是隨著低落的情緒而來,不等
情緒恢復正常,是不會改善的。

(七)失去自信,低估自己能力:輕微時對於困難看得嚴重,發生錯誤則認
為是自己無能所致。中度者會討厭自己, 自覺是無用的人,什麼事都做不好等
對所有不如意的遭遇卻歸為自己缺憾的證據。嚴重者則從自厭變成自恨,自覺
是個可惡的人, 往往自認活著只增加家人負擔而已,不值得再繼續活下去。

(八)失去興趣:輕度時覺得日常工作是種負擔。中度的人一天到晚都覺無聊,
工作上的成就也消失,偶爾出外旅行或可興奮些,但一回到原來工作又有無聊
感覺。嚴重者對任何事都不會覺得有趣。

(九)猶豫不決, 缺乏決斷力:輕度者常要求別人做決定。中度時連日常生
活,如穿什麼衣服,走那一條路上班,要不要理髮,晚上煮什麼菜都要長時間
考慮。嚴重者則根本不願做任何決定。

(十)意志力喪失:輕度者覺得做什麼都提不起精神來,或自覺是機器人,被
迫做一些事情。嚴重情況則有時連起床、吃飯也得強迫。通常到此程度,病人
也會拒絕與人交談而被誤診為昏迷或痴呆。

(十一)自殺意念及行為:輕度患者中有三分之一會有「死了算了」的念頭。
中度時此意念較強烈、頻繁,且直接。嚴重者想死的意志很強烈,但沒有力量
去執行。少數人甚至列有詳細的自殺計畫。

憂鬱症的妄想症狀:

嚴重的憂鬱症患者還會有妄想、幻聽的現象。即所謂的憂鬱症精神病, 這類患
者的妄想大致可分成:

(一)「無用」妄想:自認是個無用的人,活著根本毫無意義,想死也死不了。
約一半的患者會有此症狀。

(二)「罪惡」及「懲罰」妄想:病人自覺可惡、有罪,希望趕快接受死刑,有
時將醫院誤認為監獄;少數病人甚至想像自己是魔鬼,而他的四周是地獄。

(三)「虛無」妄想:病患常說:「這個世界已經毀滅了,全世界的人馬上就要
死光光。」有時妄想自己已死;也有人會覺得自己的腦、心臟或胃腸已經
消失,整個身體只剩個空殼子。

(四)「疾病」妄想:有的病人拒絕吃喝,因為「我的腸子已經腐爛掉,再吃只會
使我更痛苦」;還有人拒絕想任何事,因為腦子已被堵住了。

(五)「貧窮」妄想:憂鬱病人常過度關心自己的經濟狀態,很多人想像自己一文
不名,還有少數有錢的病人卻穿得破破爛爛的,在路旁討錢或排隊領救濟品。

其他較不常見的妄想有被害妄想、被控制妄想等。這些妄想和病患的心情低落及
悲觀思想有密切關係。

在幻聽與幻視方面,病人常會聽到譴責或要求他們傷害自己的指示,有人聽到法
官宣判他死刑,或有人勸他「趕快離開先生,以免被殺」;還有人看到棺材或死
去的親戚「顯靈」、上帝在向他招手等。

此時應盡快住院治療.

憂鬱相等症:有不少病人雖然患著憂鬱,但卻沒表現其憂鬱之心情,以其他方
式如拼命工作、吃東西、喝酒解愁、玩女人、與人吵架、或頭痛、胸前緊張、胃
口不佳等身體症狀表現出來。雖然表面看來患著別的精神疾患,但仔細研究卻可
以發覺到其主要核心仍是憂鬱。

求醫行為:
大多數憂鬱症患者會以身體上的不適來表達,當易倦怠、心神無法集中、做事缺
乏興趣,覺得人生乏味的症狀時,往往會將之歸因於他的失眠、怠倦感、食慾、
性慾減退等主要生理症狀。自己或家屬往往會認為病人患了某種身體上的疾病,
而認為他們是「腦貧血」、「腎虧」、「肝弱」等等憂鬱症的生理症狀多采多
姿,光聽患者描述,可讓醫師懷疑到許多病症。好像全身都是病,但詳細檢查
起來,卻又都沒有病。

這些症狀可能讓患者到處求醫服藥,引起一些藥物副作用而傷害身體健康外,同
時此時體內的免疫系統也會受到影響,所以對細菌及病毒感染的抵抗力減低,
再加上憂鬱症患者都會因沒胃口而吃得很少,失眠而沒有充分休息、身體愈來
愈虛弱,所以很多病患「一天到晚在感冒」,衍生出很多的疾病, 使得本來就很
痛苦的日子更加難過。

據資料指出,在一般科基層醫師的門診中,有百分之五至十的患者被診斷患有
此症,精神科以外的各科住院病人中則可能接近有百分之十五的人患病。很多
病人並未曾接受治療,此症可能持續六至十三個月或更久都不自然痊癒。

治療原則
1. 評估自殺危險性: 治療憂鬱病人,首先要注意明瞭病人憂鬱程度。特別要詢問
病人是否有厭世傾向,自殺意念濃厚與否,是否偶而想死不要活了,或者有強
烈的求死慾望,計劃用某種方法自殺,或是已經試過等等。假如憂鬱嚴重時,
宜即刻住院,保護病人,免其自殺之可能性。

2. 解釋病情,鼓勵病人:其次應向病人說明所患者為憂鬱症,乃為一種疾病,只要
作適當治療,即可痊癒,並非一直憂悶不堪不可。幫助病人保持可治癒之期望。
假如病人有什麼疑惑的,醫師應盡量給與清楚與肯定的答案,以便於幫助病人
減除內心之困惑。

3. 使用適當之藥物治療:使用抗鬱劑或鎮靜劑來除去其憂鬱症狀,並除去不安、
失眠等痛苦。隨時使用支持性心理治療,支持其自我機能,恢復信心,減除不
必要之自我責罰等。

4.進一步之心理治療: 如果病人有嚴重個性上的問題, 心理治療可幫助病人處理
其強烈之攻擊心,或鼓勵病人改善其依賴心等。

憂鬱症是人類最常發生的幾種疾病之一,根據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所的統計,
每個美國人在他一生中有百分之廿五的機會會生此病;而平均每十個美國人中
就有一人正患有需要治療程度的憂鬱症。對大部分民眾而言,情緒低落是常見
的, 但憂鬱症卻是個陌生的名詞,不認為它是病,須要治療。但是也因此常被忽視、
誤解或誤診,使得病患遭受不必要的痛苦、經濟上的損失、家庭的風波,甚至
因此自殺而喪失生命。

林小姐是個典型的受害者。一年半前,她為了結束一段感情,換了工作,之後
雖偶有失眠現象,但她一直撐了下來。半年前,她罹患了急性肝炎。從那時起,
整天都覺得焦慮、恐懼、不安、精神不集中、記憶減退,且常常莫名其妙的哭
泣。她去了幾個大醫院的神經科及精神科門診,醫師開了鎮靜劑及安眠藥給她,
但仍無法解決痛苦。後來又求助中醫及問神、卜卦,家人的勸解及鼓勵只有更
加重她的心理負擔,在花費無數金錢又覺人生無望之下,她吞下大量安眠藥,
企圖自殺。幸好家人發現得早,在抗憂鬱症藥物及心理治療後,目前她已找到
新工作,開始她另一段人生。

另外有位病人於一年前丈夫死亡後開始有頭痛、胸悶及體重減輕現象,經過家
庭醫師重複檢查,神經科、心臟科及腸胃科醫師會診,都找不出病因。為了消
愁及幫助睡眠,她開始喝酒、服用鎮靜劑及止痛藥,且數量急速增加。她被送
到酒精中毒治療中心戒酒,失敗後又被介紹到另一神經醫師處會診,這個醫師
在詳細問診後察覺她情緒低落及有自殺意念,才懷疑是憂鬱症。經過兩週住院
及三個月門診治療,她完全康復了,如今已再婚,主持一家服裝設計公司。

這兩個病例,雖然中、美兩國人民就醫習慣不同,但都是繞了一大圈才發現是
憂鬱症,使病人身心受到許多不必要的煎熬,林小姐還差點賠上了一條命,真
是冤枉。

到底憂鬱症的盛行率有多高呢: 據外國的統計全世界的盛行率是百分之五到八,
約有百分之十五的人曾得過此症或目前仍患此症,女性甚至可能高達百分之二
十五的盛行率,所以是很常發生的一種病症。而國內的統計台北市的盛行率只
是百分之一點二。

 

為什麼罹患憂鬱症?:

大家都說錢太太的命真好,先生體貼,孩子也聽話。前陣子忽然聽說她患了憂
鬱症。李先生年近四十,生意失敗後,唯一的兒子又遭車禍死亡,親友都擔心
他會受不了這些刺激而「發瘋」,但他兩年後又東山再起。

為什麼遭受了許多打擊的李先生能度過難關,而錢太太卻偏偏會發病呢? 引發
憂鬱症的原因有許多,有時是單一因素,有時是許多原因交互作用而引起:

(一)遺傳:臨床上常可看到同一家族中有許多同樣的病例,早期以雙胞胎作研究,
也發現同卵雙胞胎同時發病的機會非常高。

(二)個性:較神經質、自信心差的人,往往易對外界壓力或種種不順利產生挫折
感,也容易折磨自己,為一點點小事就想不開。

(三)環境因素:遭遇重大打擊,如失戀、車禍、親友亡故等都可能引發疾病,
但這和個人個性也有關,每個人承受打擊的程度本就不同。

(四)身體因素: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罹患憂鬱症的比例也比較高,如甲狀腺機
能異常、腦中風、心肌梗塞的病人,尤其是腦中風後身體發生功能障礙的人,
更常見併發憂鬱症的心理反應。

(五)藥物引起的憂鬱症。這部分的治療可說最簡單,只要停藥或換藥便可,
但由於一般醫師較少注意到病人的心理變化,因此常忽略掉這個可能性,結
果病人愈是吃藥,病就愈重。

臨床上最常見的是一些降血壓的藥物。這些藥物對大部分病人而言效果都很
好,但少數具有特殊體質的人,卻會引發憂鬱症。

不過,高血壓和憂鬱症之間的複雜關係,往往讓醫師懷疑它們是互為因果的。
有少數高血壓病人在吃降血壓藥後被發現得了憂鬱症,但或許這個病人的高血
壓,本來就是因憂鬱症而引起(憂鬱症患者自律神經失調的現象本會造成高血
壓),病人不知治療憂鬱症,卻吃降壓藥「治標」,結果憂鬱症日益嚴重,血
壓當然也永遠降不下來。 

憂鬱症的治療:

1. 抗憂鬱劑:

經由科學的生物、生理研究發現憂鬱症患者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低於正常人,
服用抗憂鬱劑可使神經傳導物質逐漸恢復正常濃度

使用抗憂鬱藥劑的治療一般在二至三週內就會見效,六至八週左右憂鬱症狀就
可改善,症狀消除後最好持續服藥三到六個月預防復發,之後由醫師慢慢減低藥
量以至於停藥,只有少數個案需要長期治療.但很多人認為長期吃藥會對肝臟、
腎臟有害,只要症狀一好轉就自動停藥,也使治療結果大打折扣。而且抗憂
鬱劑沒有上癮的危險性.

抗憂鬱的藥物的有效率約七成左右,所以服用三、四週若仍不見效可能要調整
劑量,甚至換藥,且病患必須配合服用足夠劑量、足夠時間才有效,如果一段時
間藥物治療仍然無效或病況嚴重病人無法忍受,則可以考慮電痙攣治療。一般
而言,症狀來得急,看來嚴重的,用藥後都會迅速康復,倒是神經質、症狀
日漸加重的病人,治療效果往往慢得多。 

2.陽光,運動及規律生活也是治憂鬱症良方:

憂鬱症患者若能對症下藥,確實恢復的情況令人滿意。但此病的復發率極高。
因此,「環境治療」在憂鬱症病患的康復過程中,實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運
動對於憂鬱病人的效果很好,如慢跑、體操等,多活動活動身體,可使心情
得到意想不到的放鬆作用。規律生活也是憂鬱症患者最需要的,早睡早起,
不要陷入自設的心理陷阱中,隨時保持愉快心情,多接受陽光,陽光中的紫
外線可改變一個人的心情,而對凡事可有「光明面」的看法。另外周圍親友
的鼓勵與支持也是很重要的



2002/08/05




©版權所有 1998-2001 心靈園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iher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