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高科技廠房 改種抗憂鬱的草莓


商業周刊 更新日期:2011-04-08 記者:文/呂國禎

 


穿上無塵衣、空氣除塵、再用電解水消毒雙手,走進潔淨室的生產線,竟然不是要生產半導體或是光電產品,而是要去種青菜,這是台灣第一座量產型植物工廠。



這座工廠就位於台大農學院頂樓,密閉的空間,將生命所需要的水、空氣跟陽光全改由人工供應;陽光變成LED燈,電力來源也改成太陽能跟風力。



其實,台灣正在發展植物工廠的不只台大,連鴻海、英業達、康師傅、億光以及工研院等都在發展植物工廠,甚至連台塑集團的六輕也正在研究蓋植物工廠來生產蔬菜。



而國際上,日本投入超過新台幣百億元,中國更早在第十一個五年規畫中就開始發展植物工廠。



商機一:附加價值高 基因改造水稻能當疫苗



植物工廠成本雖然貴,卻可以生產出高附加價值的植物。



日本已經發展出了用植物工廠種植出基因轉植水稻,這種水稻還是藥用水稻,用水稻栽培生產出例如流行性的感冒疫苗




台大生物產業機電工程系教授方煒說:「吃下八十粒米等於打一針,吃飯變成是打疫苗,草莓植入抗憂鬱的基因,吃草莓還可以治憂鬱症。」但目前為止,這些作物都還在臨床實驗階段,種出來的作物只能給動物吃的。 商機二:逆季節生產 北極、沙漠也能生產蔬菜 有些蔬菜,夏天無法大量種植只能靠進口,於是商機就來了,走進台大的植物工廠,種植的就是可當生菜食用的葉萵苣,它的電力來源是太陽能、水跟肥料是不斷循環再利用,一年四季都可生產自己想要生產的蔬菜,所以植物工廠在中國、日本不怕冰天雪地,在台灣不怕夏天的暴雨或颱風,甚至連北極或沙漠都能蓋植物工廠。 商機三:節能又減碳 在地生產,省運輸成本 日本的植物工廠就在澀谷,在鬧區的商業大樓之中就地生產,甚至還有自己的餐廳賣工廠種的蔬菜,植物工廠業者就是城市蔬菜工廠,就地生產比進口便宜,省了運輸成本,還能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方煒說,發展植物工廠主要是農企,而不是一般農民。大量使用潔淨室、LED、太陽能,吸引了高科技業者的眼光,這就是鴻海、英業達等科技業者看上植物工廠的原因。 .



因為除了植物栽種技術之外,其餘都是鴻海等科技業者的強項。台塑也正在研究,把六輕石化廠排出的二氧化碳,引導到植物工廠給植物用。這股蓋工廠種青菜的熱潮,正在台灣各地與各產業蔓延開來。

>>立即閱讀整本商周,請下載電子雜誌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adclick.php?id=2792

※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網站》。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
※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iher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