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洪門是中國源於明末清初的一個秘密組織。主旨為反清復明,對外通稱天地會。洪門中存有許多反滿規矩,使洪門入會時必披髮,因大長辮非漢族之物,另見祖宗衣著亦復明時衣冠,因剃髮易服之故,使大明衣冠盡喪於滿族壓迫。[1] 後來演變成多個的社團或會黨,並隨著華僑移民南洋而遠播東南亞。成了保護滿族皇帝的會黨。[2]。現代一般皆泛指清朝時期,曾參與反清復明的組織。中國的秘密社會,主要有會黨和教門兩大系統。
[編輯] 簡介
洪門分流有天地會、三合會、哥老會等各種通稱;清幫和白蓮教則是另一系統。中國幫會源自這三大主流,所以有洪門紅花,清幫綠葉,白蓮教白蓮藕之說。「紅花綠葉白蓮藕,三教原來是一家。」「只有金盤栽花,沒有青紅分家。」清前期1682年鄭氏失敗後。為清初反滿統治的地下組織;五祖創立洪門。台灣首先成立「金台山」,命自金台招賢之意,參加者皆是手下將士。凡同盟者均曰「洪門」,門是家門,故稱洪家,既是一家,所以入會者不論職位高低均互稱兄弟。洪門素以「桃園」義氣、「瓦崗」威風為號召,所以有「兄不大弟不小」,為一平等組織。不同時期有不同之傳說:
[編輯] 漢留
鄭成功退守台灣(鄭經和鄭克塽)至1683年前,以「漢留」為代號,成立了〈留在中土之組織〉,派五名將領往南中國開山立堂,由參軍陳永華(化名陳近南)先生留在中土主持。陳為台灣派駐中土之最高指揮,率領各個山堂。陳永華在湖北曾居襄陽城南「白鶴洞」,號「白鶴道人」,藉傳道為名,遊歷四方,聯絡仁人義士。「白鶴仙師」的圖像即代表漢留組織的標誌。台灣有很多地方,現在都有供奉白鶴仙師或鶴母等風俗。
[編輯] 天地會
天地會失敗後(清前期,1683年後),康熙清剿南方福建及廣東之反清組織,他們是由「洪門五祖」蔡德忠、方大洪、馬超興、胡德帝、李式開等成立的。此時在民間以「洪門」之名與地方聯合組織了地下社會,主要在閩、粵、浙及台灣出現。
[編輯] 三合會
因廣東以北江,西江及東江流域三江匯聚,有稱「三和合水萬年流,低頭飲盡三河水」之說;故於當地稱「三合會」。「三合會」取天、地、人三合主義之義。三合會不是一個由當地自創的社團或會黨,爾後以原天地會會簿資料流傳。1840年鴉片戰爭後,廣州、佛山、肇慶地區傳出有三合會的活動,參與洪兵反清的起義中。1854年,三合會的各個社團分別於佛山、肇慶各地起義,欲先佔廣州.兩廣總督葉名琛大殺三合會會眾。1857年,廣州被英法聯軍佔領後,鄰近鄉鎮紳民重建團練公局,佛山設總局。此後部分團練受三合會的影響,一一成為洪門團體。
[編輯] 致公堂
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在1903年末,經叔父鍾水養的介紹拜入檀香山洪門致公堂(同興公司),並曾任洪門大陸山山主。
致公堂系統在舊金山的世界大會上轉型為中國致公黨,推舉陳炯明為總理,中國致公黨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事業,是中國8個民主黨派其中1個。
[編輯] 洪門在東南亞的發展
清中、晚期,「洪門」山堂支系遍及江南及中國各地,甚至發展到東南亞及歐、美各國,會員以百萬稱。由於頑強抗清,「洪門」會黨成為了太平天國和辛亥革命的重要同盟軍。孫中山、秋瑾、陶成章等辛亥革命黨人曾先後加入「洪門」相關組織,孫中山先生甚至直稱「洪門」為「民族老革命黨」。中共創始人李大釗在《中山主義的國民革命與世界革命》一文中稱:「天地會」是與馬克思親自創建領導的第一國際保持組織聯繫的唯一的中國革命團體。
在清廷的鎮壓下,洪門會黨轉向海外發展組織,並始終站在各國華商僑胞反抗新、老殖民主義剝削壓迫的前沿,因而引起早期西方殖民政權的仇視與重視。清朝乾隆皇帝為剿滅洪門會黨,舉東南數省之力搜尋洪門會史,雖累積了約數百萬字的案牘文書,但仍感「終無確據」。
洪門為推翻清王朝的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辛亥革命領導人之一譚人鳳在《社團改進會意見書》中寫道:「革命(辛亥革命)之成,實種於二百年於前之洪門會黨」「在運動之初,惟洪門兄弟能守秘密。發動之後,亦惟洪門兄弟能聽指揮。」「人無論遠近,事無論險夷,人人奮勇,個個當先,卒有武昌起義,各省回應,不數月而共和告成,軍隊之功,實亦洪門兄弟之功。」
[編輯] 現在之洪門
1992年7月28日在美國舉行第3屆世界洪門懇親大會,經來自世界各地的100多位代表兩天討論,通過總會章程,宣告成立世界洪門總會。首屆會長李志鵬,總會設在美國檀香山。
[編輯] 現代在台灣註冊之洪門
由於洪門素有革命性質,神秘色彩未除,因此在中華民國中央政府遷台後,長期未允洪門申請為公開的民間社團。解嚴以後,洪門於1989年各山堂始組成「中華民國社會事業建設促進會」與外界交流。然而洪門二字猶未允公開使用。
2004年1月11日,「南華山」山堂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內政部登記成立「財團法人國際洪門中華民國總會」,從始擁法人地位,為一般民間團體,便於投入社會公益活動。
[編輯] 命名典故
- 明太祖的年號是洪武,所以取洪為名。
- 明皇姓朱,即紅色,洪與紅共用。鄭成功被尊稱國姓爺,賜姓朱。
- 「漢無中土」─ 拆字以「漢」字除去中間「中」、「土」二字,有漢失中土之意。
- 「滿兒無頭」─ 拆字;取「滿」之頭、剩下「兒」之腿、合成「洪」字,有滿清滅亡之意。
[編輯] 形成歷史
明末山西省平陽府太平縣人殷洪盛,於崇禎四年(1631年),舉進士,明崇禎七年(1634年)殷洪盛受直隸大同鎮守姜瓖的聘任,參贊軍機,鄉人知其賢德,多人拜投門下,像是陝西同州府浦城縣的蔡德忠,直隸宣化府懷來縣的方大洪,直隸順天府涿州的馬超興,山西絳州的胡德帝與李式開,以及山西縣代州的楊才,直隸大林的林亭等。
至崇禎十四年(1641年)初,大同鎮守姜瓖,投降李自成叛亂,殷洪盛乃攜諸門人南下,投閣部史可法,適史督師江蘇的揚州,遭清將多爾袞圍攻,並致書勸降,史可法堅貞不移,卒至城陷殉難。
殷洪盛因奉史可法命,至燕京(北京)窺探清廷虛實,沿途遍訪志士顧炎武、王船山、傅青主、黃梨洲諸人,議創漢留組織,作為保留漢民族一線生機之構想。在得知史可法殉難之後,則南返轉至安徽蕪湖,投明將黃得功,參贊軍務,嗣因黃得功自刎,部眾分散,殷洪盛遂毅然招撫,集合二萬餘人,抗拒清兵。
崇禎十七年(1644年),因李自成(闖王)、張獻忠等人作亂多年,官軍疲於奔命;「李闖」最後在三月十八日攻陷北京城;十九日崇禎帝潛至萬壽山壽皇亭,在煤山椰樹上吊身亡。
明將洪承疇因李自成等作亂,被迫出關而投滿清,同時吳三桂又向滿清求援,讓滿清入關,在燕京僭主帝位,於崇禎十七年十月,改元順治(1644年)稱世祖皇帝。清世祖以天子服改葬崇禎帝於皇陵,謚稱懷宗愍皇帝,以服人心。清順治二年,即崇禎十八年(1645年)五月十三日,殷洪盛於三叉河之役戰敗陣亡殉國(安徽無為含山巢縣三線交叉,距蕪湖西南六十餘里)。其子洪旭,與諸門人蔡德忠等,出走自浙江杭州,投明潞王,詎潞王降清,復投鄭國姓(即鄭成功),至此「漢留」構想即流傳至鄭成功所部。
滿人入關後,而起義者皆為江南人士,抗清最強烈的地方是浙江(浙)、福建(閩)、兩廣,其中兩廣之抗清是張獻忠、李自成的餘黨所為,與浙閩不同。浙閩抗清皆為本地人民義軍,閩之戰爭最為劇烈,所以遭受到更大的殺戮,同時也讓閩人更是反滿。
[編輯] 洪門五袓
殷洪盛的五個門生,蔡德忠、方大洪、馬超興、胡德帝與李式開等後追加入鄭成功部隊,被洪門後人稱為洪門五袓。1641年(崇禎十四年),清軍入京至1660年(順治十七年)鄭成功登陸治軍台灣長達廿年間,他們在粵閩浙等地活動,聯絡及組織山堂,其堂號、字、旗如下:
- 長房:前祖為蔡德忠,堂號「青蓮堂」,字號「江彪」,旗號「彪仁」,「彪」字黑旗,早期在台灣、福建、甘肅發展(名:鳳凰郡,又稱「天地會」)。
- 二房:前祖為方大洪,堂號「洪順堂」,字號「洪(虎壽)」,旗號「(虎壽)義」,「(虎壽)」字紅旗,早期在廣東、廣西發展(名:金蘭郡,又稱「三合會」)。
- 三房:前祖為胡德帝,堂號「家後堂」,字號「泊(虎合)」,旗號「(虎合)禮」,「(虎合)」字赤旗,早期在四川、雲南發展(名:蓮章郡,又稱「袍哥」)。
- 四房:前祖為馬超興,堂號「參太堂」,字號「淇(虎和)」,旗號「(虎和)智」,「(虎和)」字白旗,早期在湖南、湖北發展(名:錦廂郡,又稱「哥老會」)。
- 五房:前祖為李式開,堂號「宏化堂」,字號「溙(虎同)」,旗號「(虎同)信」,「(虎同)」字綠旗,早期在浙江、江蘇發展(名:徳興郡,又稱「小刀會」)。
[編輯] 其他
[編輯] 組織
洪門組織之優點是有縱橫系統,如在職位名稱上有龍頭、坐堂、執堂、心腹、巡風到麼滿的縱列,又有「言談」、「手勢」等的橫向系統。即使第一次見面的洪門弟兄,一見手勢動止,一聞「春典隱語」,一說「花亭結義」,則是兄弟也,即是生死之交,若原有仇恨也化為玉帛。這種縱橫系統,言談隱語、手勢均是洪門博學之士所編造的,在世界上並無其他任何秘密組織所能項背。
洪門組織對入會無資格限制,僅須有介紹人,加入後彼此以手足相待,所以雖是秘密組織,但發展迅速,由台灣延伸至中國大陸及海外。
- 忠義總堂【山】、堂、水、香
- 山 主;或稱「寨主」、「龍頭」大爺
- 副山主;或稱「副寨主」、「副龍頭」大爺
- 內八堂 (內八堂皆為在朝「京官」、內閣閣員)
- 香長;或稱「聖堂」大爺、開香堂時的主香人,為客卿。
- 盟證;或稱「中堂」大爺、開香堂時的盟誓人,為客卿。
- 坐堂;或稱「左相」大爺、總管山寨事務。
- 陪堂;或稱「右相」大爺、協助總管山寨事務。
- 管堂;或稱「總閣」大爺、負責人事升降賞罰。
- 執堂;或稱「尚書」大爺、負責人員組訓工作。
- 禮堂;或稱「東閣」大爺、負責教育禮儀。
- 刑堂;或稱「西閣」大爺、執掌刑法。
- 護印大爺
- 護劍大爺
- 外八堂(外八堂為分支、兵隊)
- 心腹;「刑副」大爺、領軍武將。
- 聖賢;「聖賢」二爺、軍師,負責謀畫。
- 恆侯;「當家」三爺、總管財務、糧餉。
- 金鳳;「金鳳」四姐。
- 管事;「管事」五爺、負責總務,又分承行、執法、紅旗、藍旗、黑旗。
- 巡風;「花官」六爺、負責巡查,又分內巡風、外巡風、巡山、鎮山。
- 銀鳳;「銀鳳」七姐。
- 賢牌;「賢牌」八爺、登記功過,又分白旗、八德。
- 江口;「江口」九爺、職司掛牌,凡開山立堂,栽培新進或辦提陞之儀式人員,又分檢口、抖口、守口。
- 麼滿;「麼滿」大爺、或稱「轅門」,負責雜務的士兵,又分總麼滿、轅門、大麼、小麼、大滿、小滿、銅章、鐵印。
- 少保;或稱「少姪」、「太保」,在組織裏的位階只有半步,入會人通常為未成年者,社團先予以記名,在組織裏見習並學習仁義。
[編輯] 會簿(廣東三合會的海底)
組織之秘密會冊,只有組織之高層擁有。內容為組織組成之歷史、現任組織名單、組成結構、入會形式、誓詞、違反組織之刑法、背(隱)語、手語、在公眾地方表達為組織中人之方式。隱語為「海底」,又名「金不換」。
在施琅攻台時(1683年),鄭克塽將其祖父鄭成功開山(金台山)立堂(明遠堂)有關洪門天地會中的文件、名冊、印信等裝入鐵箱密封,沉入海底。
[編輯] 三合會會簿
民國洪門中人樊松甫曾撰文說:『1848年(道光28年、事隔166年後太平天國前期),永寧郭永泰開盡忠山,持有在福建漁人手內獲得的《金台山實錄》』,所以定名為「海底」。以後之三合會會簿,由此演變出來。
[編輯] 洪門三十六誓
- 01.自入洪門之後﹐爾父母即我之父母﹐爾兄弟姊妹即我之兄弟姊妹﹐爾妻我之嫂﹐爾子我之姪﹐如有違背﹐五雷誅滅。
- 02.倘有父母兄弟﹐百年歸壽﹐無錢埋葬﹐一遇白綾飛到﹐以求相助者﹐當即轉知有錢出錢﹐無錢出力﹐如有詐作不知﹐五雷誅滅。
- 03.各省外洋洪家兄弟﹐不論士農工商﹐以及江湖之客到來﹐必要留住一宿兩餐﹐如有詐作不知﹐以外人看待﹐死在萬刀之下。
- 04.洪家兄弟﹐雖不相識﹐遇有掛外牌號﹐說起投機﹐而不相認﹐死在萬刀之下。
- 05.洪家之事﹐父子兄弟﹐以及六親四眷﹐一概不得講說私傳﹐如有將衫仔腰平與本底﹐私教私授﹐以及貪人錢財﹐死在萬刀之下。
- 06.洪家兄弟﹐不得私做眼線﹐捉拿自己人﹐即有舊仇宿恨﹐當傳齊眾兄弟﹐判斷曲直﹐決不得記恨在心﹐萬一誤會捉拿﹐應立即放走﹐如有違背﹐五雷誅滅。
- 07.遇有兄弟困難﹐必要相助﹐錢銀水腳﹐不拘多少﹐各盡其力﹐如有不加顧念﹐五雷誅滅。
- 08.如有捏造兄弟歪倫﹐謀害香主﹐行刺殺人者﹐死在萬刀之下。
- 09.如有姦淫兄弟妻女姊妹者﹐五雷誅滅。
- 10.如有私自侵吞兄弟錢財雜物﹐或託帶不交者﹐死在萬刀之下。
- 11.如兄弟寄託妻子兒女﹐或重要事件﹐不盡心竭力者﹐五雷誅滅。
- 12.今晚加入洪門者﹐年庚八字﹐如有假報瞞騙﹐五雷誅滅。
- 13.今晚加入洪門之後﹐不得懊悔歎息﹐如有此心者﹐死在萬刀之下。
- 14.如有暗助外人﹐或私劫兄弟財物者﹐五雷誅滅。
- 15.兄弟貨物﹐不得強買爭賣﹐如有恃強欺弱者﹐死在萬刀之下。
- 16.兄弟錢財物件﹐須有借有還﹐如有存心吞沒﹐五雷誅滅。
- 17.遇有搶劫﹐取錯兄弟財物﹐立即送還﹐如有存心吞沒﹐死在萬刀之下。
- 18.倘自己被官捉獲﹐身做身當﹐不得以私仇攀害兄弟﹐如有違背﹐五雷誅滅。
- 19.遇有兄弟被害捉拿﹐或出外日久﹐所留下妻子兒女﹐無人倚靠﹐必須設法幫助﹐如有詐作不知﹐五雷誅滅。
- 20.遇有兄弟被人打罵﹐必須向前﹐有理相幫﹐無理相勸﹐如屢次被人欺侮者﹐即代傳知眾兄弟﹐商議辦法﹐或各出錢財﹐代為爭氣﹐無錢出力﹐不得詐作不知﹐如有違背﹐五雷誅滅
- 21.各省外洋兄弟﹐如聞有其有官家緝拿﹐立時通知﹐俾早脫逃﹐如有詐作不知﹐死在萬刀之下。
- 22.賭博場中﹐不得串同外人﹐騙吞兄弟錢財﹐如有明知故犯﹐死在萬刀之下。
- 23.不得捏造是非﹐或增減言語﹐離間兄弟﹐如有違背﹐死在萬刀之下。
- 24.不得私做香主﹐入洪門三年為服滿﹐果係忠心義氣﹐由香主傳授文章﹐或前傳後教﹐或三及第保舉﹐以晉升為香主﹐如有私自行為﹐五雷誅滅。
- 25.自入洪門之後﹐兄弟間之前仇舊恨﹐須各消除﹐如有違背﹐五雷誅滅。
- 26.遇有親兄弟與洪家兄弟﹐相爭或官訟﹐必須勸解﹐不得幫助一方﹐如有違背﹐五雷誅滅。
- 27.兄弟據守之地﹐不得籍故侵犯﹐如有詐作不知﹐使受危害﹐五雷誅滅。
- 28.兄弟所得財物﹐不得眼紅﹐或圖分潤﹐如心懷意念﹐五雷誅滅。
- 29.兄弟發財﹐不得洩漏機關﹐或存心不良﹐如有違背﹐死在萬刀之下。
- 30.不得庇護外人﹐欺壓洪家兄弟﹐如有違背﹐死在萬刀之下。
- 31.不得以洪家兄弟眾多﹐仗勢欺人﹐更不得行兇稱霸﹐須各安分守己﹐如有違背﹐死在萬刀之下。
- 32.不得因借錢不遂﹐懷恨兄弟﹐如有違背﹐五雷誅滅。
- 33.如姦淫洪家兄弟之幼童少女﹐五雷誅滅。
- 34.不得收買洪家兄弟妻妾為室﹐亦不得與之通姦﹐如有明知故犯﹐死在萬刀之下。
- 35.對外人須謹慎言語﹐不得亂講洪家書句﹐及內中秘密﹐免被外人識破﹐招引是非﹐如有違背﹐死在萬刀之下。
- 36.士農工商﹐各執一藝﹐既入洪門﹐必以忠心義氣為先﹐交結四海兄弟﹐日後起義﹐須同心協力﹐殺滅清朝﹐早保汨主回復﹐以報五祖火燒之仇﹐如遇事三心兩意﹐避不出力﹐死在萬刀之下。
- 誓畢﹐眾人同聲發願﹕「立誓傳來有奸忠﹐四海兄弟一般同﹐忠心義氣公候位﹐奸臣反骨刀下終。」
[編輯] 遺址及歷史考證
2000年6月,江西省史學專家陳江歷經數年,通過對諸本《會簿》的對勘校釋與野外遺址遺跡的實地考證,以大量文獻、文物史證首次澄清洪門起源史謎,進而在武夷山西麓毗鄰福建的江西省南城縣洪門鎮明益王藩府墓群遺址找到了天下「洪門」之根,「洪學」之源。
『洪門志』云:「鄭成功據守台灣,推進漢留組織,開山立堂,定名為金台山,明倫堂;並遣蔡德忠、方大洪、胡德帝、馬超興、李式開等,向中原發展。」。「金台山」明倫堂是第一山堂,其根本交結條是:
會合賢能鄭成功,文武全才興漢留,
據守台灣稱將領,部眾勇武抗清兵,
天下英雄風雲會,金台山堂首創立,
軍中誓盟結仁義,同心協力把漢留。
[編輯] 重大影響
洪秀全在廣西金田村舉兵稱太平軍,成立太平天國,得力於廣東三合會。
孫中山的革命事業,在檀香山時,由三合會首領介紹入會,並開立山堂,改組致公堂,創立興中會,山堂名「大陸山」。孫中山的「孫文學說」上說:「…迨至康熙之世,清勢已盛,而明朝之忠烈亦死亡殆盡,二、三遺老見大勢已去,無可挽回,乃欲以民族主義之根苗流傳後代,故以反清復明之宗旨結為團體,以待後有起者可藉為資也。此乃洪門創設之本意也。」
- 二戰後,三合會在香港演變成黑社會組織。
[編輯] 其他影響
- 台灣清領時間有朱一貴在康熙六十年(1721)起義,七日佔領全台灣,即藉助洪門的力量。
- 乾隆(1711-1799)時福建莆田、福清之天地會(一說成立於乾隆26年)領袖萬提喜(起)(雲龍和尚)(洪二和尚)(萬雲龍)事件。
- 台灣,福建天地會之林爽文(1786)、戴潮春(1862)等的武裝反清事件。
- 1855年,兩廣大成國李文茂 事件。
- 清朝時代,在官方長期的掃蕩下,台灣民間對天地會仍然持續暗地而傳承下來。今日在鹿港就建有福靈宮,專為洪門天地會林爽文反清起義事件所設立,其主神位是林爽文的平海大將軍「王勳」。另外在台中縣沙鹿「福興宮」,也是崇拜在林爽文事件中,以標榜「反清獨台」天地會九龍山的王勳,並尊為主神來祭祀。
[編輯] 會黨(社團)與教門
清朝乾隆時,洪門遭多番圍攻,加上乾隆重用漢人、廣興文字獄、弗准民眾聚會,具規模的反滿武裝和文學組織難以延續,代之而起的便是地方性的社團和教門。
辛亥革命之始,革命黨人說三合會是以「反清復明」而成立的,是基於政治上的需要。他們需要爭取國內的會黨及海外的華僑支持,所以可以合作的會黨,皆視為洪門組織。由於當時的會黨是現成的有勢力組織,加上海外的經濟支援。同盟會提出「革命排滿」來作號召。
[編輯] 白蓮教
白蓮教始見於南宋。清朝中期,由於耕地不足、農民生養艱困,白蓮教教徒在四川、陝西和湖北一帶以農具反抗清朝地方政府,各個武藝高強精通神打,擁有刀槍不入的異能,所以清廷稱以白門邪教;後期發展到東南亞。又名二四紅宮,二四老君。歷時長久洪門實力範圍不斷廣大,白門已面臨末期。唯有加入洪門維持旗號。
[編輯] 拜上帝會
1843年由洪秀全成立,是太平天國的前身;有天地會眾參與其中。
[編輯] 廣東三合會
天地會於乾隆後被列為反清組織,明令禁止,違令者死。其流傳之野史被廣東洪門組織所承認,因為避滿人之猜忌,改名為「三合會」。1848年後,有關三合會的會薄(洪門會冊)傳說,據稱一福建漁民於海底所獲。
兩廣的洪門組織於太平天國起義後(1851年),互相聯絡結盟、組織成三合會,曾於瓊花會館的紅船中會議,發動兩廣(特別在大城市,如廣州及佛山)的大武術團體中成立堂口,訓練洪兵。
得悉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1854年,三合會李文茂及洪兵起義,引起清廷火燒瓊花會館及所有紅船。之後三合會則傳出火燒(南)少林寺的傳說、說當時的不同門派(南拳)都源出福建少林寺之少林五老,目的是將原來不團結的武術團體組織一起,共同反清。
兩廣三合會會薄記錄:「其時(福建)少林寺(指三合會),武風甚盛,招清廷忌,派兵圍捕,攻而不下。適有新科狀元陳文維者,邀寵獻議,設法勾通寺僧馬甯兒等,四處縱火,裏應外合,少林寺(佛山瓊花會館)被毀,僧徒四散。於是五枚師太(梁蘭桂)與至善禪師(洪拳領袖)、白眉禪師(東江拳領袖)、馮道德(馮雲山?-太平天國聯絡人)、苗顯(廣州花拳首領)等五人亦分途出走。
[編輯] 形成背景
由於清朝之鎖國政策,引起英國在華之貿易入超非常嚴重,英國商人以鴉片輸華,贏得可觀利潤。但感國人受毒害,最終導致林則徐1839年的虎門銷煙及鴉片戰爭。林則徐知道英國人會用軍艦攻粵報復,一早已經組織好廣東各鄉鎮地區之民兵團,特別是三江流域及海岸,屯守海衛,稱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