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電波、香味、音樂與氣功概談


作者:林和安


發表於《修心養氣》-香港中國氣功科學研究協會成立七週年紀念特刊


氣功是中華民族文化瑰寶之一,確能健身治病。在近年的氣功熱潮中氣功的功效往往被誇大歪曲,有些人更莫名奇妙地把它與特異功能混為一談。更有些人假借氣功之名來醫病騙財,令氣功愛好老痛心疾首。現在我們希望盡量以科學實驗手段來確認氣功機理和氣功效用。筆者就近期對腦電波、香味、音樂與氣功的研究作一概談。透過認識腦電波、香味和音樂希能提高氣功修練的效益。



人體是由最初在母體內一個受精卵開始分裂按一定遺傳基因(DNA)程式發展,所以我們體內每一個細胞都是由那受精卵分裂而形成的。身體各器官發育受遺傳基因所預先定位。生命誕生是從那個受精卵開始,每個細胞都是生命全息縮影,人體與生俱來有各種保健本能如肚餓想吃飯,疲倦想休息睡覺等「生理層面」本能和包括自律神經系統「生命層面」本能,自然治療能力等。這些我們平時感知不到的能力是由我們潛意識中的純淨智慧來支配,我們人體內每一個細胞也可視作個別小生命,生命的智慧存在意識的各個層面,換言之每一個細胞都有意識及是人體整體全息縮影。我們也知到身心整體受意識的影響而意識就是生命的外在表現。但人類本能因受外界環境影響而衰退或改變而體內的免疫系統又不能有效修補這些損害以致保健本能的功能逐漸失調,對疾病抵抗力減弱導致細胞組織衰老生病,如身心完美統一時人就不受外界環境幹擾先天本能就能顯現,純意識穩定身心也自然康健。至於靜坐和氣功的練習對康復本能及消除疾病機理的效果如何我們可從(圖一)腦電α波狀態時精神層面的潛意識試作探討,外界影響引起的抑壓的狀態下潛意識層面的「自然治療能力」受幹擾較難與意識層面溝通,主宰人體心血管系統,免疫系統,微循琛和內分泌等本能因受影響而產生混亂。


    50年前西德伯傑教授發現人腦是處於一種連續振蕩的生化狀態,他將腦波分成α波,β波,θ波等見(圖二)。大腦產生生物電振蕩主要是來自神經細胞的新陳代謝,這些腦波活動是自發的,但與感官(五官)是否受到刺激,神經系統是否正常,年齡,身體狀況大大有關。根據腦波我們可確定一個人妁意識是否處於清醒,做夢或睡覺的狀態,從而協助體會氣功或靜坐時經驗的意識狀態。α波(頻率在813Hz範圍),鬆弛狀態:與一個人的心情是否平靜隨和,感覺是否輕鬆愉快有關;憂慮和緊張會抑制α波,清醒閉目養神時最易出現α波。β波(頻率在1426Hz範圍),緊張狀態:是由於用心解決問題,興奮,憂慮和緊張所引起。θ波(頻率在47Hz範圍),忘我狀態:在半醒半睡的入夢狀態和當人胭倦時或性高潮時出現,此時會感受到各種影像,如童年的回憶及各類難忘的經驗。這種幻覺狀態能增加靈感及提高創造力。δ波(頻率在0.5-3Hz範圍),睡眠狀態:只有在健康的成人睡覺時才能觀察出來,屬於無意識狀態。從腦電波研究中可發現氣功和靜坐練習者在入靜時α波明顯增加,功力越高者α波和θ波電壓越高,腦電波同步協調性也越佳,腦波電壓增高及協調是表示人腦內這「小宇宙」內能量增大及發生了質的變化,腦內較多神經細胞網絡被駁通,也表示平時受外界影響混亂了的意識轉化成清晰愉快意識狀態,憂慮和緊張的意識減輕。參考(圖一)可見在腦波α狀態時意識與潛意識之間閘門開做,身體感覺意識層面的「短暫記憶」容易和潛意識溝通,精神的抑壓得到最大舒解及體力得到回復,潛意識層次「自然治療能力」容易影響意識層面身體感覺及發生作用。潛意識的生命層面的各種本能(氣功稱元神)資訊令內臟器官主動進行自動治療修補,在提高生命智慧的本能之後疾病或壓力引起的心煩與失眠的情況會慢慢減輕。人的壽命之長短是關乎修補功能是否正常及是否持久而定。



    許多初學者反映當練習氣功和靜坐時由於精神受急速的都市節奏困擾,往往不能入靜。我們知到良好的物理環境可舒緩情緒而惡劣的物理環境會使自律神經系統中的的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較難入靜。我們可嘗試創造良好環境來改善情緒,如播放音樂或傳播香味使精神愉快及較易集中。為甚麼傳播香味,播放音樂對人的情緒及幫助練功前誘導入靜會有好的影響?先來談香味,通常置身在滿室芬芳中,精神也會為之一振。腦電波儀器的測定中證實香味可控制大腦的意識及發揮大腦功能。實驗發現現暫唯有茉莉花香味會引起期待的α波,降低精神活動符合誘導入靜原則。較常應用來改善情緒的香味還有薄荷味、柑橘味和薰衣草等俱具有提神及舒緩情緒的效果。


    音樂是由旋律和節奏組成的,節奏給人以生理上的影響,旋律則造成心理上的影響。平時我們欣賞到一些喜愛優美動聽的樂曲時身心感受舒暢愉快。人的精神活動實質是一種極複雜的生理和生化現象,音樂的聲波作用於耳膜會引起毛細胞變形時轉換成電信號,傳到大腦聽覺神經會誘發以前曾被抑制的腦神經元參與交換,更多神經元聚會大腦意識被音樂描繪的感情淨化。美國「MONROE」學會研製特殊效果音樂帶,運用立體聲耳機刺激左右耳,引起左右腦半球皮層產生差拍共(如音叉和音叉互相共鳴振蕩基理),能促進腦神經元更有效協調共振,從而產生α波協調左右腦,誘導潛意識容易地和意識溝通,能促進有益人體激素(例如腦啡呔)等的釋放。我們應用腦電波儀(EEG)及正電子放射層分析儀(PET)的科學儀器來研究測試更清楚瞭解到。平時多欣賞一些優美音樂時右腦半球的活動會顯得活躍可改善左右腦半球腦波的同步協調性,對和緩消除緊張和疲勞及提高精神清醒均有很大裨益。瞭解音樂對人的身心的功效後就可以應用音樂幫助氣功和靜坐時的入靜。練功前先聽些輕鬆的樂曲例如中國樂曲《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漢官秋月》,日本喜多郎的舊曲《天界),《大地》,美國「MONROE」學會特殊研製促進左右腦協調音樂帶或一些外國古典音樂,音樂強度不應超過70分貝,坐聽樂曲約15-30分鍾,大腦的雜念自然會受優美樂韻的影響獲得安撫,情緒會漸漸傾向安靜。安靜的情緒已為人靜開放一條通道這時我們停止播放音樂開始靜坐,在此情況下往往事半功倍便很容易進入「入靜」佳境。同好們會奇怪音樂有益身心且能幫助進入入靜,為甚麼靜坐時反要停止播放音樂呢?這主要是聽音樂時腦的意識轉向身體外部世界開放,在入靜氣功態時腦意識轉向身體內部世界開放。所以分隔向內向外兩者的活動是有利意識的分工,適合自然規律。在靜坐入靜期間配合腦電波儀--(例如圖三的FM515)來觀察腦波的變化能使人更容易掌握控制自己心靈活動的方法。科學實驗得知在入靜時能產生α波幫助左右腦半球溝通,高度協調大腦及發揮大腦整體功能從而提高智慧(包括想像力)和疾病抵抗力。有些朋友對睡眠鬆弛和靜坐入靜鬆弛不大瞭解,我們用FM515腦電波儀配合IBM-PC電腦系統作資料分析比較知道睡覺時腦細胞的活動沒有完全停止,有一些腦細胞是處於興奮狀態大腦仍在緊張的活動,所以我們每晚都會做夢,眼睛和其他肌肉也在運動,由於做夢時間短所以醒後沒有留下記憶,只有把做夢的人喚醒他方知曾經做夢。氣功態入靜鬆弛時是超級鬆弛狀態大腦細胞的活動量減至最小,比睡眠時間還要少,這時人體先天遺傳的各種本能例如免疫功能,微循環等才較易發揮自我調節自我修復及清除等作用,親自體驗「自我」的存在,生命才能發射出迷人的光彩,意識自覺到生命自覺的康莊大道。



「睡與夢」的探討和改善


作者:林和安


發表於《國際自然療能研究學會》四週年紀念特刊 1992,12 (香港)


引言


    夢是生活中難解之謎,自古以來引起各種各樣的解釋和猜想。釋夢幾乎是精神分析醫生及占卜者所獨有。筆者就近期對腦電波、香味、音樂與氣功的研究科學觀點出發,嘗試努力把哲學、生理學、心理學及腦科學知識融為一體客觀地去探索「睡與夢」的機理,尋找啟發性新理論來滿足科學及哲學範疇對「睡與夢」解釋的需要。透過對「睡與夢」探討過程,希能使朋友們更好地去認識您自己,發掘自己的潛能。


慢波和快波睡眠


    從腦電波「EEG「對睡眠的研究得知,我們每天從入睡到起床的睡眠皆會做夢。睡眠過程中有慢波及快波兩種睡眠「參考圖一」,入睡開始時先會很快進入慢波睡眠,大約九十分鐘後會進入第一次快波睡眠,快波和慢波兩者交替發生,一夜的睡眠中約出現三至五次快慢波循環。第一個快波睡眠週期約五分鍾長,隨後第二個快波睡眠週期按比例漸加長時間。快波睡眠時,睡者有快速眼球轉動「REM」的特別現象。快波睡眠時如叫醒睡者,他就知道正在做夢,如果做夢之後過五分鍾才叫醒睡者就不會知道自己曾經做過夢。世界各地的睡眠研究報告均證實人在快波睡眠期會做夢,因此快波睡眠又稱為「做夢期」。


腦神經生理學及精神分析學對「夢」的解釋


    對夢的解釋不論古今中外都引起廣泛興趣及爭論,大致可分腦神經生理學及精神分析學兩學派:


    1.腦神經生理學者克裡克「F.Crick」是近代代表者。
    他認為做事是為了整理記憶,夢並不是提醒我們什麼,而是通過快波睡眠忘記無用訊息,避免儲存訊息過度飽和而造成混亂。做事時主要是大腦的腦幹部份產生興奮,發出訊號引起腦視覺區出現影像,前腦把傳送到視覺區訊號勉強編成夢,若浪費精力去解釋夢意義是毫無價值。



2.精神分析學者佛浴伊德「SFreud」認為:人有根多慾望和想法被壓抑在潛意識深處。入睡後,彼壓抑的慾望和觀念便會在夢中偷偷進入意識裡,但它們是經過化裝的,真實意義已經過象徵化或符號化。對夢作分析可以瞭解壓抑與問題所在「也可預先參考圖二」。



從電腦學發掘「夢」的新理論


快波睡眠等於做夢嗎?實驗報告證明快波睡眠期約有百份之七十機會做夢。但如果說快波睡眠就是做夢期,在母體內的胎兒及新生兒,快波睡眠高達百份之五十五至百分百。為什麼人生經驗幾乎是零的胎兒及新生兒,腦中還有什麼壓抑慾望或無用訊息須花費那麼多時間去做夢?不論克裡克或佛洛伊德的理論都無法獲得滿意答案。紐曼「T.Newman」和伊凡斯「C.Evans」兩位學者提出從電腦角度去脅助理解人腦做夢機制,他們把人腦入睡後不能感知外界訊息時比擬電腦需暫停正常運作始能輸入新程式或修改舊程式,來解釋快波睡眠期可能是人腦在膳錄或修改程式的時刻。此新啟發性理論可滿意解釋胎兒及新生兒需要那麼長的快波睡眠,因為他們腦中的蛋白質分子正忙著在其腦紋上膳錄生存本能及生活所必需的大量程式。此電腦程式觀點不僅能把佛洛伊德和克裡克理論互相溝通,同時對於析解各種人腦之謎注前邁跨一步。


夢境探討


夢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心理現象,正如入經過白天活動後需要睡眠讓身心獲得充份休息來消除疲勞。夢對心理方面具有調和與舒解的作用。假使沒有夢,許多人可能早就會得神經病了。佛洛伊德認為:做夢就是正常人發「神經病」,而神經病人就是白天睜著眼睛做「大夢」。夢境這種無意識心理活動是人類的第二精神世界,怛光怪陸離夢境常使人產生迷惑。佛洛伊德在「夢的分析」書中有詳盡介紹。分析內容大致分三類:


1.睡眠時軀體受到的刺激:睡眠中如太冷時,會夢見在冰天雪地。太熱時,會夢見處身火焰旁。太渴時,會夢見在找尋水源。膀胱脹滿時,會夢見找不到廁所。


2.日間活動殘跡的作用: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人們還可在夢中繼續白天未完成的智力活動。很多科學家的發明或發現是在夢境中突然領悟出來。


3.潛意識內容的反映:佛氏把夢分「顯夢」內容與「潛意」內容兩部分,前老好像「謎面」,後者好像「謎底」。精神分析醫生工作是根據「夢」的規律進行解析來發掘做夢者被壓抑在潛意識內的那些矛盾衝突,幫助病人正確解決其致病情結,從而使獲得痊癒。


佛洛伊德把夢分析工作歸納六類:1.象徵化,2.移置,3.凝縮,4.投射,5.變形,6.二次加工。


此處從略不詳細介紹。夢境不單是受心理方面也受所在環境與生理狀況的影響,如睡在生疏的地方,睡中嗅到氣味、感到聲音等都會影響夢境。


壽命、智慧的改善與「夢」


世界各地睡眠研究報告均顯示:壽命、智能與快波睡眠有關,資優兒童及長壽人仕的快波睡眠較多,但快波睡眠是由先天遺傳決定的。從圖二我們可看到在快波睡眠時產生α波使潛意識和意識之間閘門開放,人腦白天意識到感知到的經驗及舊的經驗程式互相比較修改,自行設計出新程式或修改舊程式用來製造蛋白質改變大腦細胞的構造,形成永久記憶,使更適合生理及心理層面的需要。快波睡眠是遺傳性主後天仍具有相當可塑性,透過以下日常方法可幫助追求良好「睡與夢」,獲得較長快波睡眠是整體生命力的提升:


按時早睡早起,配合人體「生物鐘」21點至22點入睡,早上五至六點起床,床褥不可過硬或過軟,睡房空氣清新及光線較暗,注意睡眠姿勢,陲前刷牙保持口腔清潔,睡前避免飲酒及進食,有失眠人仕建議睡前用熱水洗腳,能刺激足部穴住,使容易入睡。


優美音樂能對大腦右半球起活躍作用,做夢是由右腦專職。所以平時多欣賞一些喜愛優美音樂可改善左右腦半球腦電波的同步脅調性,對和緩消除緊張和疲勞及改善「睡與夢」有積極功效。


香味對人體有心理效應也有理化作用,茉莉花香會引起大腦產生期待α波,符合改善「夢」境。


堅持早餐要好,午飯要飽,晚飯要少,對大腦及睡眠有實際效用。從「睡與夢」角度證實少吃肉類,多吃穀物,蔬某、水果等含纖維素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能使睡眠很甜,可見素食能提高睡眠質量,是值得大力提倡。


保持樂觀情緒笑口常開,美「夢」自然與您同伴。


「夢」的研究及總結


由於「夢」都發生在快波睡眠「REM」快速眼球轉動期,最近加州大學學者史毅德利用電極黏貼在眼皮上,配合快波睡眠時腦電波一起處理能測知「夢」發生,當做夢後腦電波轉變慢波睡眠時眼球也停止轉動,電子儀器即產生聲響使做夢者清醒及啟動錄音機,使做夢者可將夢境所見用錄音機錄下才再入睡。史丹福大學學者伯茲利用特殊低頻「粉槓噪音」調製發光二極管眼罩,使睡者能在快波睡眠期誘發「神志清醒的夢」,做夢者可以意識性地左右夢的內容,甚至自由導演出令自己滿意的情節與結局,把惡夢轉換成美夢或尋求解決日間疑難尋求創造性的答案。


「夢」的科學研究路途是漫長,展望將有一天能助我們真正認識您自己,此時人類就能真正操縱自己的昨天今天明天。儘管本文對「睡與夢」的探討和改善不能使朋友們真正認識您自己及「夢」,但承認認識您自己及「夢」的重要性,在探討過程中增強自我信念,至少我們已在這問題上前進一步。


著名中國古代夢研究學者 劉文英 教授,總結中國古代文學、歷史、哲學文獻記載夢的資料編寫成《夢的迷信與夢的探索》一書,受到中外夢的研究學者重視。繁體字版將由台灣曉園出版公司出版。牛頓雜誌《科學與人》/王溢嘉時間專欄,對「人」與「夢」、「心靈」、「物」、「科學」等有極之生動描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iher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