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20329.htm


昆侖山



目錄


山脈簡介


地質地貌


水系和冰川


氣候物產


居民和經濟


人文歷史


旅遊資源


相關作品


自然异象


其它相关


·自然異象


·其他相關


  


  昆侖山脈


  Kunlun Mountains


  亦作K'un-Lun ShanKunlun Shan



[編輯本段]


山脈簡介



  亞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國西部山系的主幹。從東向西綿亙2,000公里(1,250),西起塔吉克的帕米爾,東至昆侖山口和毗鄰的青藏諸山脈——布林汗布達山脈、巴顏喀拉山與阿尼瑪卿山。昆侖山寬度變化相當大,很少超過201公里(125)。在西部邊際,該山形成中國西部西藏高原與塔里木盆地之間的一個內亞壁壘。北部支脈阿爾金山繼續延伸這一山脈組合。


  昆侖山西起帕米爾高原,山脈全長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寬130200公里,西窄東寬總面



昆侖山和帕米爾地圖


積達50多萬平方公里,最高峰在於青、新交界處,名為新青峰──布格達板峰,海拔6860米,是青海省最高點。是高原地貌的基本骨架,是青海省重要的自然區劃界線。相傳昆侖山的仙主是西王母,在眾多古書中記載的瑤池,便是昆侖河源頭的黑海,這裏海拔4300米,湖水清瀛,鳥禽成群,野生動物出沒,氣象萬千,在昆侖河中穿過的野牛溝,有珍貴的野牛溝岩畫,距黑海不遠處是傳說中的姜太公修煉五行大道四十載之地。玉虛峰、玉珠峰經年銀裝素裹,山間雲霧繚繞,位於昆侖河北岸的昆侖泉,是昆侖山中最大的不凍泉。形成昆侖六月雪奇觀,水量大而穩定,傳說是西王母用來釀制瓊漿玉液的泉水,為優質礦泉水。發源於昆侖山的格爾木河中游,長期侵蝕千板岩,形成了峽谷絕壁相對,深幾十米的一步天險奇觀。


  奇峰亭亭玉立,傳說是玉帝兩個妹妹的化身。昆侖山在中華民族文化史上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是明末道教混元派(昆侖派)道場所在地。是中國第一神山。玉珠峰、玉虛峰均為青海省對外開放的山峰,是朝聖和修煉的聖地,1990年推出昆侖山道教尋祖旅遊線路。1992年以後,來自世界各地登昆侖、尋根問祖、頂禮膜拜的炎黃子孫組成的尋根團多達上百個,有的臺灣同胞連年在昆侖山修煉,每年達數月之久。後又帶家人進山朝拜,並投資興建祭壇,十分虔誠。


  昆侖山峰巒起伏,林深古幽,景色秀麗,每逢春夏之交,滿山碧樹吐翠,鮮花爭奇鬥豔,使昆崳山更具風韻,成為半島著名的風景遊覽區之一。北魏史學家崔鴻在《十六國春秋》中,稱之為海上之諸山之祖天下名山僧占多


  昆侖山自古以來就吸引佛界道家在這裏建寺築觀,養性修身,傳經佈道。遠在漢唐之際這裏就寺院林立,香火不斷。至金元,盛極一時的中國道教全真派開山祖師王重陽同他的七弟子,把這裏選為創教立派的洞天福地,留下了諸多另人神往的道教遺跡。



[編輯本段]


地質地貌



   (1)地質


  昆侖山脈與塔里木盆地和柴達木盆地間均以深大斷裂相隔。昆侖山地區以前震旦系為基底;古生代時為強烈下沉的海域並伴有火山活動,古生代末期經華力西運動褶皺上升,構成昆侖中軸和山脈的中脊;中生代產生拗陷,經燕山運動構成主脊兩側4000米以上的山體。昆侖山脈與構成分隔中國南部與北部的緯向山脈。


  昆侖山脈的新構造運動極其強烈,晚第三紀以來上升大約40005000米;葉爾羌拗陷中的礫石層厚度2500余米,河谷高階地上則分佈有第四紀火山凝灰岩和火山角礫岩;克裏雅河與安迪爾河的上游均保存有中更新世玄武岩流與火山口,1951年在於田縣境昆侖山中的卡爾達西火山群的一號火山曾爆發,並伴有現代火山泥石流。東部昆侖山第四紀以來上升了2800余米,其相關沉積物在柴達木盆地中的埋藏深度達2800米。昆侖山的新構造運動具間歇性,葉爾羌河、喀拉喀什河、尼雅河均形成45級階地;各河出山口形成45級疊置的洪積扇。


   (2)地貌


  在這一山脈組合的許多地方,昆侖山是由23條平行的山嶺構成的,而不是僅有一條山脊。山的西區尤其如此。在昆侖山從帕米爾支出之地薩雷闊勒嶺(Sarykol Range),北面一條名為阿吉爾山(Aghil Mountains) 的短支脈,實際上擁有一些最高的山峰,公格爾(Kongur)山高7,719公尺(25,324),慕士塔格山高(7,546公尺〔24,757呎〕)。就在綠洲城且末南面,出現了一個主要分叉點;阿爾金山的慕士塔格峰從阿爾格山支出,走向東北。高達7,723公尺(25,338)的慕士塔格峰是昆侖山的最高點。再往東,昆侖山的北緣形成浩瀚的、地勢高的柴達木盆地的南界。伴有零星鹽湖的深谷散佈於該山中部的山嶺間。西昆侖山主嶺的最高峰是克裏雅峰,高達7,120公尺(23,359)。數座超過6,096公尺(20,000)的山峰點染出昆侖山中部至東部地區的空中輪廓,其中包括慕士塔格峰和布喀達阪峰(6,860公尺〔22,506呎〕)。周圍的平原在海拔4,877公尺(16,000)以上;所以,這些山沒有亞洲其他高山那樣顯赫。


  昆侖山北坡瀕臨最乾旱的亞洲大陸中心,屬暖溫帶塔里木荒漠和柴達木荒漠,山前年降水量小於100毫米,西部60毫米,東部20毫米,若羌僅為1520毫米。年降水量隨山地海拔增高而略增,暖溫帶荒漠被高山荒漠所取代,由特有的墊狀駝絨藜與西藏亞菊組成。源于昆侖山脈北坡諸河流,源遠流長,匯流於塔里木盆地與柴達木盆地內流水系。


  昆侖山脈西高東低,按地勢分西、中、東3段:


  西段。從喀拉喀什河上游的賽圖拉與葉爾羌河上游的麻紮通過的新藏公路,構成昆侖山脈西、中段的分水界。西段主要山口有烏孜別裏山口、明鐵蓋山口、紅其拉甫達阪及康西瓦等,為通往阿富汗及巴基斯坦的交通要道。位於西昆侖山海拔在7000米以上的山峰有 3座,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平均海拔為55006000米。受重重山體阻擋,使喀拉喀什河谷中的年降水量僅為2530毫米,雪線附近的降水量則達300毫米左右;北坡降水量大於南坡,主峰形成現代高山冰川作用中心,年均溫0等溫線大致沿4000米等高線通過,最高山帶的年均溫為-15-7.5


  公格爾山海拔7719米,慕士塔格山7546米。前者的冰川面積為300平方公里,20餘條冰舌向下散射:北坡冰舌最長為23公里,東坡和西坡20公里;冰舌下達的海拔高度為39004900米。後者的冰川面積275平方公里,有16條冰舌下溢,東坡最長21公里,冰舌下達高度5300米。西坡冰舌的長度20公里,下達高度40004500米。雪線高度北坡5500,南坡5800,慕士塔格一帶雪線為48005000米。


  塔什庫爾幹谷地的海拔31003900米,年均溫3,年降水量70餘毫米;谷地以東山地的現代雪線,北坡為50005200米。


  發源于西段的主要河流有葉爾羌河,主要靠冰雪融水補給,在盆地北部匯流成。


  西段山地的北坡為山地荒漠和高寒荒漠景觀。低於2700米的前山及中山帶下部為紅沙與合頭草荒漠,-石質的山地棕漠土, 上部為昆侖蒿為主的草原化荒漠,棕鈣-淡栗鈣土27003000米的下部沙土地帶合頭草荒漠,上部為紫花針茅、銀穗羊茅佔優勢的山地草原,陰坡出現小片雪嶺雲杉林,與山地草原構成山地森林草原。在3000米的塔什庫爾幹寬穀中為高位沼澤化草甸。31003900米幹旱冰磧丘陵與冰水沖積扇分佈著雌雄麻黃為主的灌木荒漠。谷地兩側4000米以上為以粉花蒿和墊狀駝絨藜佔優勢的高寒荒漠。45005500米的高山為刺磯松、高寒棘豆高寒半灌木荒漠。海拔55006500米的高山下部為高寒稀疏植被,上部為寒凍風化帶。6500米以上為高山冰雪帶。


  中段。位於新藏公路與車爾臣河九個大阪山即東經77°86°,主脈向南略呈弧形;克裏雅山口和喀拉米蘭山口是該段聯繫新疆西藏通道。


  中昆侖山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 8座,如烏孜塔格(6250米)、慕士山(7282米)、瓊木孜塔格(6920米),平均海拔50005500米,北坡雪線51005800米。主要河流有喀拉喀什河、玉龍喀什河、克裏雅河、尼雅河及安迪爾河,除和田河上源喀拉喀什河和玉龍喀什河水量較大,有利灌溉外,其他河流出山后很快沒入塔克拉瑪幹沙漠中。


  山地下部為合頭草、紅沙半灌木荒漠,棕漠土;上部為沙生針茅、短花針茅為主的草原化荒漠,棕鈣土;向上過渡為針茅、昆生蔥、昆侖蒿為主的高寒荒源草原;在海拔4500米山地內部坡麓及岩屑坡上,墊狀駝絨藜、糙點地梅組成稀疏的高寒荒漠;在海拔45005500米的下部為稀疏植被,上部為寒凍風化帶,更高山峰則為冰雪帶。


  東段。向東略呈扇形展開,分為3支:北支祁漫塔格山,其南隔以阿牙克庫木盆地,東延為唐松烏拉山、布林汗布達山;中支阿爾格山,東延為博卡雷克塔格、唐格烏拉山與布青山,地形上與阿尼瑪卿山相接;南支為構成青南高原上的主體山脈,東延與相接。昆侖山埡口是青藏公路必經之道。


  東昆侖山海拔 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座,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 8座,平均海拔45005000米,積雪分佈在5800米以上的山峰。昆侖山埡口一帶的雪線高度,北坡5200米,南坡5400米。雪線附近的年均溫-9-8,山間谷地西大灘(4200米)一帶的年均溫低於-3,年降水量35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iher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