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宋朝宰相呂蒙正作) -- 勉勵身在困頓當中的所有人

 

呂蒙正(944或946年~1011年),字聖功,河南洛陽人。自幼父母雙亡,家徒四壁,三餐不繼,只好投靠於寺廟,傳說白吃白喝到被趕出去,最慘的時候據說還曾淪落到當乞丐,晚上住於破窯。當時大家都瞧不起他,悲哀到差點投江自殺,問題是,家裡(應該說「破窯裡」)還有妻子要養……。

但是他非常好學,努力不懈,終於名列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年)丁丑科進士第一名(就是狀元啦),在宋太宗、宋真宗時擔任宰相。

 

呂宰相能忍人所不能忍,以肚量寬宏聞名於歷史,宋史第265卷列傳裡記載,太宗皇帝說:「蒙正氣量我不如。」

 

呂蒙正67歲過世,謚號文穆。他寫的這首《破窯賦》,又稱為《勸世文》,於民間流傳甚廣,共有三、四種版本,茲錄流行最廣的一種分享之,文中蘊涵樸實的哲學道理,對得失成敗有深刻的闡述,足以激勵人心。

 

《破窯賦》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家雞翼大飛不及鳥。馬有千里之程無人不能自往。人有凌雲之志非運不能騰達。

 

文章蓋世孔子尚困陳邦。武略超群太公垂釣於渭水。盜跖年長不是善良不輩。顏回命短出凶惡之徒。堯舜至聖卻生不肖之子。鼓叟魂果反生大聖之兒。張良原因布衣,蕭何稱謂縣吏。晏子身無五尺封為齊國首相。孔明居臥草廬能作蜀漢軍師。韓信手無縛雞之力封為漢朝大將。

 

馮唐有安邦之志至老半官無封。李廣有射虎之威卻終身不第。楚王雖雄難免烏江自刎。漢王雖弱卻有河山萬里。滿腹經綸卻白髮不第。才疏學淺可少年登科。有先富而後貧,有先貧而後富。蛟龍未遇潛身於魚蝦之間。君子失時拱手於小人之天下。天不得時日月無光,地不得時草木不長。水不得時風浪不平,人不得時利運不通。

 

昔時也:余在洛陽,日投僧院夜宿寒窯。布衣不能遮其體,淡粥不能充其飢,上人憎下人厭。皆言,余之賤也,余曰,非賤也,乃時也,運也,命也。

 

余及第登科,官至極品,位列三公,有撻百僚之杖,有斬貧吏之劍,出則壯土執鞭。入則佳人捧秧,思衣則有綾羅錦緞,思食則有山珍海味。上人寵下人擁,人皆仰幕,言余之貴也。余曰非貴也,乃時也,運也,命也。蓋人生在世,富貴不可捧貧賤不可欺,此乃天地循環,終而復始者也。

 


呂蒙正生平事略


北宋宰相呂蒙正,洛陽人,幼年貧苦,孜孜好學。宋太宗二年,作監丞通判升州,數年遷為翰林學士拜左諫議大夫參加政事。遇事敢言。太宗曾誇稱京城繁盛,他則當面指出郊外因饑寒而死者甚多,不懼犯顏。太宗、真宗兩朝,他曾三居相位。後累封至同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加司空、太子太師,封蔡國公。真宗景德二年辭歸洛陽,在伊水上流建宅,木茂竹盛,後世稱呂文穆園。


  《破窯賦》系呂蒙正之《勸世章》,呂蒙正年少喪家,尊先父遺囑變賣家產而寄於尼姑庵中學習佛家經典。久而久之,尼庵寺的住持開始嫌惡呂蒙正,呂蒙正只好流落街頭以乞食為生。夜晚就在洛陽城外的破窯內休息睡覺。


  一年春節,呂蒙正在破窯內也寫下了一付對子: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橫額僅題二字:南北
  寫完後,蒙正嘴角掛著譏諷的笑意,將這副怪聯貼了出去。


  大年初一,呂蒙正家窯洞週邊了許多人,踏著雪邊看邊議論呂家的春聯,嘰嘰喳喳,都說看不懂。這時,村裏一位靠給別人放羊度生的窮老漢走過來,聽別人一念春聯,哈哈笑說:「我那草庵也該貼副這春聯兒!寫得貼切!寫得貼切!」


  眾人更不解了,拉著老漢問究竟。老漢哈哈一笑:「這不是寫他家的生活嘛:缺衣(一)少食(十)沒東西!」


  眾人恍然大悟。這時,剛走出窯洞的呂蒙正接說:「正是如此!像這種窮年,值得高興麼?」窮鄉鄰們於是憤憤然罵起了世道的不公。正是這種幼年貧困的生活,使呂蒙正身居高位後,仍能始終不忘百姓的疾苦,敢於犯顏直諫。


  傳說有一天太白金星給他托夢說:當年相爺之女劉月娥正在城中奉旨搭建彩樓,並告訴他說他們因為前世因緣讓他前去領親。呂蒙正醒後也想知道事情真相就前去觀看,果然劉府正在有人在繡樓之上欲拋繡球以定終身。劉月娥因是奉旨出嫁,又沒有繡樓之下發現自已的意中人,就故意將繡球投向台下的一個乞丐,想給此銀子打發此人後也解決了奉旨出嫁一事。而此人正是呂蒙正。呂蒙正前去認親,相爺見到他的模樣十分生氣就吩咐下人給他一百兩銀子打發他走,否則就打斷他的雙腿。呂蒙正不應。此時劉月娥也到堂前觀看熱鬧。看出呂蒙正舉手投足之間有股才氣。將來必定有所做為,於是不顧家人反對與呂蒙正一同寄宿破窯。呂蒙正不忍千金小姐與他一同受苦,而小姐卻勸他多讀詩書以便日後能有一番做為。


  一日,呂蒙正討得一條黃瓜,在橋頭之上欲切成兩半,一半已用一半分與夫人,卻失手掉於水中。呂對天長歎:天欲誅我,我何能生?憤身跳入河中。但卻沒有被淹死。在岸邊暈迷之際隱約聽得有人告訴他說:你已苦盡甘來,即日可進京趕考必中頭名。


  呂回到破窯把此事告訴夫人,夫人便將剛剛母親托人悄悄送來的三百兩白銀及一套新衣拿給呂蒙正。


  呂蒙正因年少於僧院長大,熟讀各部經書,深得佛學教諱。唯他試卷與眾不同,沒有長篇大論卻抓住佛學悟「空」受「苦」的道理,看淡一切名利,他在試卷中寫道:「不能為天子謀事者不奇,奇者乃為能天下人謀事者,天子如不能謀則需能謀者而助天子也。」他大膽的言論受到大學士的賞識,果然金榜提名位列三公,並且知才善用,處處為百姓著想。


  由於受傳統觀影響太深,有人認為呂蒙正的思想過於保守消極,因此呂蒙正的許多文章典籍都已失落,在《宋-呂文穆公傳》中這首破窯賦被看做是呂蒙正的經典之作,當初以此文教化太子,傳說中太子(真宗)年少時目中無人,沒有哪個太師敢當面教訓太子。而呂蒙正的這篇文章卻讓太子一下子就懂得運籌帷幄的道理實令人佩服。太子讀過此文後一改常態此後常虛心向他人請教最終做得真宗皇帝。


  文中例舉了自古以來諸多名人各種命運和磨難,擺事實講道理,十分巧妙的將太子這種傲慢的態度將要造成的後果引喻出來,不能不說呂蒙正不僅是太子的老師,正是天下學子的老師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iher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