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文
部落格全站分類:生活綜合
2008/06/16 10:12追追追小組/調查報導 喜歡吃薯條嗎?如果你發現平常在吃的薯條,竟然可以放超過2個月不發霉,那你會怎麼做呢?最近網路上就流傳著一段影片,片中展示了一罐「超級薯條」,在同時購買的漢堡都已經發霉發臭時,還能一直保持其優雅的「身段」──究竟這段影片是真是假呢? >>看原信:超級薯條 這段影片的來源很好查,因為片中的主角很有名,他就是紀錄片《麥胖報告》(Super Size Me)的導演兼主角Morgan Spurlock,這是他在麥胖報告後的又一次「實驗」,當然,實驗的目的不言可喻。 當網友拿這支影片報案到我們這邊來時,追追追小組馬上碰到一個難題:這,是要我們去問Morgan先生「請問你有沒有造假」嗎?一來,我們覺得Morgan先生會說自己是造假的可能性太低;二來就算Morgan先生自己說是真的,可能說服力還是不夠,所以,老方法,我們自己也來做一個實驗,看看結果如何再說。 不過,原本影片的針對性太強,秉持網路追追追小組公正的角度,我們決定,要實驗就「大家一起來」,不管是麥當勞、肯德基還是摩斯,統統都入列,看看台灣薯條是否有像網路影片一樣「超級」。 為了做這個實驗,我們首次使用了追追追的blog《偵探筆記》做逐日記錄與追蹤(請大家為基隆河三號即使休假也要到公司做記錄的用心拍拍手),所有詳細的影片,我們都放在偵探筆記的「追追追實驗室」分類中。 從上面的影片中,大家可以看到,從實驗開始的七天後,也就是5月20日當天(真是個特別的日子啊),M牌的薯條及漢堡、摩X牌薯條、K牌炸雞都出現發霉現象了。如下圖: M牌薯條 M牌漢堡 摩X牌薯條 K牌炸雞 看了以上的照片,大家有覺得食慾不振嗎?雖然K牌薯條仍未發霉。不過為了公司內部空間的「氣味」著想,只能忍痛先將發霉的實驗品撤掉,留下孤軍奮戰的K牌薯條繼續奮戰。 實驗第十天,淡水河一號發現有一處小小小的發霉,第十一天,發霉有明顯的擴散,如下圖: K牌薯條 至此,儘管基隆河三號很「希望」K牌薯條「堅持到底」,但因為它「不爭氣」的發霉了。我們的實驗也只好先告一段落。 看了以上的結果後,相信大家都和追追追小組一樣,不是感到「鬆了一口氣」,而是無數的疑問升起: 是國外的影片「造假」嗎? 是台灣的廠商比較有「良心」嗎? 還是台灣的薯條比較「脆弱」? 針對原始影片的問題,我們必須很誠實的跟大家報告:我們不知道。第二個問題也一樣,不知道。我們只能試著去探討這個結果的意義,針對實驗的結果,我們請教實踐大學食品營養與保健生技學系的劉麗雲 教授,劉教授指出,食物中所含有的水,分為「自由水」、「結合水」兩種,區分的方式就是能夠與食物內其他物質結合存在的水是結合水,它穩定地成為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成分,而自由水大多數以遊離的形式存在。所以食物的發霉與否與食物中自由水的水活性有關,通常水活性的大小介於0~1.0間。經過油炸的食物,水活性會銳減,通常在水活性含量低於0.4以下微生物要生長,就很困難,也就是說0.4~0.5是微生物生長的最低底限。而自由水含量越少的食品,咬起來就越乾越硬。 根據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的水活性控制與食品儲存文章中提到:「依據水分含量的多少,食品可以區分為高水分食品,水活性在0.9~1.0之間,例如生鮮水果、蔬菜和魚肉等;半乾性食品,水活性在0.6~0.9的範圍內,像肉乾、肉角和蜜餞等;低水分食品,水活性小於0.6,例如稻米、乾穀物及蔗糖等。」 換句話說,我們所吃的任何一家品牌的薯條,吃起來的硬度,都不可能比乾穀物還來的硬,也就是說,薯條的水活性都高於0.6以上,所以我們的實驗產生發霉的現象,是「理所當然」的。 所以原文中影片的超級薯條,為什麼能撐這麼久,顯然就有與我們的實驗有不一樣的實驗變數存在,但根據劉教授的判斷,即使實驗環境是處於零度以下,要放上3個月,真的有其困難度,更何況原文中影片的其他實驗品,在兩個禮拜內也都有很明顯的發霉情形產生,所以溫度也不太可能是在零度以下。 所以,結論又回到了我們實驗終結的那一刻:我們的實驗結果與Morgan先生不同。也許「超級薯條」只存在於國外?也許只存在於Morgan先生的影片中?除非Morgan先生願意「借」給我們他拍這支影片所用的薯條,否則,借用學術論文的說法,本實驗之結論仍有其限制,更進一步的推論仍有待更多的研究。
西齊弗的天理自然能學會部落格
piher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