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醫談經前症候群的保健







【文/秀傳紀念醫院中醫部婦兒科主任 陳貴珠】


林小姐,今年34歲,就診時主訴是習慣性頭痛,她說以往只要吃顆止痛藥疼痛就可以緩解,但最近三個月,疼痛的時間越來越長,一直服用止痛藥也不是辦法,所以希望尋求中醫治療。把脈後問她月經是不是快來了?果然沒錯,要她試著回憶頭痛和月經週期的關係,她才驚覺到,確實在經前一週左右頭痛就變得明顯,不只這樣,還會失眠,覺得煩躁,以前還有經痛的毛病,結婚生過小孩後,不會經痛了,可是這幾年頭痛卻越來越明顯,一直以為是壓力太大了,而沒去注意和月經週期有關。


現代女性多是所謂的『三明治世代』,上有公婆,下有子女,還有自己的事業,家庭與事業兩頭忙,就像是三明治夾心一樣。長期處於壓力及睡眠不足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但往往忽略了這類女性出現「經前症候群」(prementrual syndromePMS)的機率也較高。


雖然每位婦女或多或少在經前會有一些不適,大多不至於影響生活品質,但如果症狀嚴重到影響日常生活,就應積極面對,找出解決之道。典型的「經前症候群」,通常在月經前一週左右出現,而月經來後症狀就會緩解。


在身體方面,常見的症狀有頭頸背疼痛、乳房脹痛、腹脹感、食慾增加、嗜吃甜食、胸悶、倦怠、盜汗等;而精神方面則容易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煩躁、憂鬱甚至瀕臨失控感。「經前症候群」的成因複雜,主要與荷爾蒙變化有關,但個人體質也有密切相關,如:承受多重壓力及情緒化的女性,「經前症候群」的症狀往往較嚴重。


要治療「經前症候群」,首先就是要積極去面對,多珍惜自己,也讓家人了解你的不適,並學著放鬆心情,要有正常的作息及規律的運動,現在流行的精油按摩、泡湯、靜坐、瑜珈等,都有助於放鬆自己。當然,飲食也很重要,研究指出:鈣質、維生素B6、月見草油等,都有助於改善經前症候群;而荷爾蒙的變化會使得鈉及水分容易滯留在體內,所以應限制鹽分的攝取,飲食以清淡為原則,茶、咖啡、酒、精緻的糖類都應避免。其實,上述的生活方式不只對「經前症候群」有幫助,對於平日的健康也是需要的。


如果生活的調整仍無法改善「經前症候群」,則需藥物的介入,尤其中醫的效果相當顯著。中醫認為「經前症候群」與肝的「疏泄」功能異常有關,疏是指疏通;泄即發泄,疏泄功能正常,則全身氣機可通暢、氣血調和,則心情易於開朗;反之,則可以導致氣機混亂,臟腑功能失調。


因此,中醫最常使用「平肝安神」的藥物治療「經前症候群」,例如『甘麥大棗湯』、『逍遙散』之類的處方加減來改善情緒及失眠頭痛的問題;如果因水分滯留造成體重增加、水腫明顯,可以用【六味地黃丸】加減改善水分的代謝。此外,玫瑰花茶也能疏肝解鬱,穩定情緒,可以請中醫師針對個人體質加減用藥,來改善症狀及調整體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iher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