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文化
http://student.ndhu.edu.tw/~u9103008/north.htm
高子晴
◎文化特色
「紅山文化」是北方原始文化發展長河中的「高峰期」,它不僅有廣闊的分佈地域,有豐富的物質形態,包括以農耕為主,兼營畜牧、漁業、狩獵等經濟門類,有較高的手工業生產技術,製作出一批形制多樣,引人注目的石器生產工具、陶器(彩陶)、骨蚌器及玉器,其中石器和陶器表現出南、北兩種文化共存的特點。另外出現了佈局嚴謹、博大精深的祭壇、女神廟、積石塚巨型建築群。這種非同尋常的建築及大型玉雕龍的發現,反映了五千餘年前西遼河上游先所處的時代特徵、其社會組織、意識型態、神靈崇拜,已經進入了一個高一階段的文明;它是凌駕於原始氏族公社之上的、具有國家雛型的社會組織,根據這些重大考古新發現,有理由將中華四千年文明史上溯到五、六千年的紅山文化時期。
◎年代
目前對紅山文化的分期尚在探索中,只能根據陶器的比較來推論,其早期接近仰韶文化的後岡類型,晚期則接近仰韶文化的廟底溝類型,且碳-14測定的紅山文化晚期標本都在5000年前,由此可以推定主要年代應距今5000~6000年間。
◎地理區域
紅山文化分布的四界尚不十分明確,從分布密度和特徵的典型性來看,以西遼河上游的潢水〈今西拉沐淪〉、土河〈今老拉河〉流域較集中,此區自古為中原古文化和北方古文化相互撞擊的地帶,應是紅山文化的分布中心區。
◎器物
石器
已發現的紅山無話遺址石器擁有量普遍較多,且特徵十分突出,主要可分為以下五點:
一、用量大,數量甚至超過陶器。
二、製石器、打製石器和系石器三者共存。
三、大量石器多見,常見的器型有:石斧、石鋤、石錛、石磨、石磨棒、石耜﹝石耜,這是紅山文化最具帶表性的石製工具﹞
四、 打、磨技術並重
五、 石器選用燧石、瑪瑙、水晶等硬度再七度左右的石料。紅山文化以大型石器為主體的石器群,多與農業經濟息息相關,大多為砍伐器和犁耜一類起土工具,缺少農用工具的鏟類,此可說明大規模墾荒和耕作廣而粗放的性質。部分刃部鋒利、體薄的打製石器和細石器石任與切割皮肉有關,說明畜牧業佔有相當的重要地位。石箭頭也多見,因此狩獵業人存在。此外,紅山文化遺址中發現有牛、羊、豬等家畜骨頭及野生的鹿、獐等動物骨骼。充分反映了綜合的經濟類型。
陶器
主要有泥質紅陶和夾沙灰陶兩大類:
夾沙灰陶質地疏鬆粗糙而受熱快,以筒型罐為主要器型,以壓印之字紋為主要紋飾,這是中國北方地區及其北部和東部臨區新石器時代考古文化的共同特點。
泥質紅陶質地細膩而堅硬,器型主要為缽盆類和甕罐類。
彩陶在泥質紅陶中佔有一定的數量,且特徵突出。主要以黑陶為主,也有紅彩紫,圖案以鱗紋和勾連花卉紋最具代表性。‧‧
紅山文化的泥質紅陶系和彩陶表現出與中原地區仰韶文化共同性的一面,也具有自身獨特的優點。
紅山文化遺址中還出現了泥質黑陶數量雖然不多,但內外磨光,色漆黑,器型主要為缽類,甚為規整,且器必薄而勻,代表了製陶工業向另一新階段的邁進。
玉器,
《三星他拉玉龍》
發現於旗烏丹鎮三星他拉鄉的山坡地。對此玉龍的時代鑑定和文化歸屬,部分學者認為他是商代或西周的遺物,經多年研究比較,考源鉤沉,認為它是早於夏商周時期的龍,應屬於紅山文化時期。理由有五:
一、 從龍的基本型態看,此玉龍無角、爪、鱗,獨有長鬚捲揚,眼、嘴、鼻、吻俱與夏商周龍不同,且周身光素,無特別裝飾,顯的粗獷而獨特。較之傳統的有角、爪、鱗,且紋飾瑰麗的三代龍原始的多。
二、 從整體雕刻工藝來看,大玉龍的造型和加工方法比偃師二里頭和安陽殷 虛木葬出土的石器簡樸粗率的多,雕琢技藝也較遜色,龍背的穿孔技藝則與新石器時代有孔石斧之類的對穿技術並無二致。
三、 玉龍的出土現場,唯一處單純散佈有屬於紅山文化類型遺存物的遺址。別無其他時代的的遺物。因此,大玉龍與紅山文化遺存當有共存關係。
四、 聯想到其他地方亦有類似此種神秘莫測的出土物。例如昭烏達盟敖漢旗羊場鄉出土的一件首尾蟠曲、銜接如環的獸形玉器,身軀四龍首卻如豬,但基本造型、模式、型態與此玉龍極為相似,應為同一文化的製品,故稱之為「玉豬龍」。其中相傳出自朝陽建平的一件白色玉豬龍,總觀其形體,很像新石器時代最常見的環形石器。況且此類獸型玉器從未見於晚一些的文化存遺中。
五、 1981年遼寧省文物商店提供一件來自遼寧西部的小獸形玉,其體型洽處於上述羊場鄉玉豬龍與此大玉龍之間的形態,是其中環節,從而顯露出它們的演進序列。這三種類型龍形玉的出土地點均不超出紅山文化的分部區域。
基於上述五點,可以確定三星他拉玉龍屬於紅山文化,年代不晚於5000年前,是中國迄今所知時代最早的玉雕龍,而龍的最初起源必更古遠。
紅山文化玉器中,確有一定數量、相當精緻的玉製斧鉞,它們並非單純的生產工具,應是名副其實的玉兵,做兵器使用,有的或有某種權威、禮儀、祭祀等特殊功能。大量多樣玉石兵器的發現表明了那個時代的衝突、掠奪、戰爭的存在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動盪、分裂與變革。
◎居住址與聚落
紅山文化的居住址與聚落形態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分布稀疏。〈二〉文化堆積薄。這些特點與它的經濟生活多樣性有關。關於房址的部分,較能掌握、了解的情況有:〈一〉為半地穴式,方形。〈二〉居住面經錘打,中央有瓢型竈坑,且有斜坡門道。〈三〉有些遺址內保有成套的生活用具和生產工具,體現出獨立家庭的規模。
◎壇廟冢的劃時代發現
在牛河梁玉器墓發掘的前後,對這一地帶紅山文化遺址群的調查發掘範圍不斷擴大。[a1] 透過發掘牛河梁石棺墓,以驗證所出玉器確否屬紅山文化而引發出對祭壇、女神廟、積石冢群等更為重大的發現。
基石冢
在1983年9、10月間,考古學者在發掘牛河梁墓地時,意外發現石棺墓並非一個個單獨埋葬,更非單純的石棺墓地,而是被一巨牛河梁大的積石冢封埋在冢內或冢下,考古學稱之為「積石冢墓」。中國史前時代的積石冢,過去在遼東半島多有發現,常常集中在一起,沿著山脊排列。牛河梁紅山文化積石冢〈第二地點〉,乃是遼西首次明確發現的積石冢,這也是迄今東北亞發現最早的積石冢之例,自然格外引人矚目。
墓地被認為是反映歷代社會結構、社會關係最理想、最典型的考古材料之一,而紅山文化積石冢的特點表現在這方面更是優於一般氏族墓地。
紅山文化積石冢最大的不同處,就是無論一地單冢、雙冢或多冢,都具有很強的獨立性。這種獨立於氏族公共墓地之外的情況,與氏族墓地內大小墓之間的差別,不僅分化程度要大的多,而且分化的性質也不相同。它們體現的是氏族成員間貧富、等級的差別,而紅山文化積石冢則是在這些基礎上,更加突出個人的地位。
具中心大墓
紅山文化積石冢的一大特徵就是中心大募的構築。積石冢的整個結構也都是為突出中心大墓而設,獨處山崗又封土積石。這種思想意識表達了墓主人至高無上的地位,是中心大墓墓主人〈王者身分〉的充分體現。
壇冢結合是紅山文化積石冢群體組合的一個顯著特點。可由積石冢本身有龐大而形狀規整的地上建築,或冢上及冢前〈南〉常發現有大面積紅燒土及圓形石堆建築構件,以及已發現明確的祭壇,其地位似在冢墓之上。
凌源三官甸子城子山積石冢的中心墓有大型石棺,隨葬九件玉器中以大型勾雲形玉佩為主。充分說明,與原始氏族公社根本對立的社會關係已經制度化,這無疑是紅山文化社會結構、社會型態發生巨大變動,跨進一個社會新階級的主要標誌。
從遼西古文化的認識出發,考古界提出了〈古文化古國古城〉的觀點,古文化古國古城的具體涵義和他們之間的相互關係是,古文化主要指原始文化或史前文化,古城主要指城鄉最初分化意義上的城和鎮,並非指通常所理解的城市或都市,古國指高於氏族部落的、穩定的、獨立的政治實體。
女神廟
1983年10月,在一處遙對豬山經人工修整的崇高山頂平台南端西側,發現一座結構複雜的建築址。該只曾被火焚,埋存地下。內出大型裸體塑像殘塊。經建別皆為女性,故稱此建築為「女神廟」。
【女神廟的形制與結構】
廟為狹長形狀。半地穴居。平面形似一個「亞」字。廟為土木結構,全部用石料。
【女神廟址內的遺存】
主要有人物塑像和動物塑像蠶繭及陶祭器。
陶祭器主要有三類:
一、鏤孔彩陶器:形制特殊,規格特大,堪稱「彩陶王」。
二、鏤孔器蓋:是件製作精良、形狀及違規整的如薰爐一類器物的器蓋。
三、小型圓器蓋﹝用途尚待研究﹞
泥塑動物形象可辨認的有豬龍和大鳥殘件。這些泥塑動物,無論形象和裝飾都以神話,應為寺廟內的動物神。
人物塑像是廟內的主要組成部分。以女神頭像為代表的人物塑像群體是女神廟的主要內容。
【女神崇拜與史前宗教說】
對女神的崇拜,在中國史前宗教意識形態中佔有主導地位。而且在群像中,有主神和圍繞主神的群像的主次之別,它們都應是與祖先崇拜有關的偶像。
【祭祀地位突顯的涵義】
在女神廟北側有一佔地於40.000平方公尺的大平台,平台另一端也有一廟宇。
廟宇總是與社稷息息相關,在廣闊的平台兩端同時建有兩廟,足以反映當時社會生產的高度發達與進步。廟宇的存在,意味著天地山川、對祖先的崇拜,祭司、巫覡較上層人物的出現,獻祭、祈祭、娛神等場面的出現,甚至在廟前舉行有關節目、豐收、戰事的種種儀式活動。
金字塔
金字塔就在女神廟發現一年以後,在由建平通往凌源縣城的一條山間公路旁邊,又發現一處更為高大的積石丘冢,當地稱為轉山子。依據近年累積的考古經驗,這無疑又是一座屬於紅山文化的高大壇狀積石冢,而在漢代便被利用改築為長城線上的烽燧──墩台。冢基下的夯土異常堅密,總佔地約一萬平方公尺,工程浩大,,看來它已非單純原先認為的一般積石冢墓了。基本探明這的確是一座金字塔式的巨型建築物,從保存比較好的一圈石牆基址看,其直徑約六十公尺,若從再更外的夯基及堆石基址看,則直徑達百公尺,另外建築所用的石材全部由外地採運,不能不說是紅山文化時期又一重大建築工程發現。由此可知,當年施工規模之艱鉅,所用勞力之繁重,若無強而有力的社會統治力量予以組織、指揮、施工,斷難建成。說明了高於氏族部落的政治實體存在之可能性。
◎傳說
豬龍變化說:原始農業社會素以養豬著稱,豬在古代曾被稱為『水畜』,也就是雷水之神,再各種祭祀活動中,特別是祈天、求雨、祈防洪澇等,用豬作為溝通人神之間的信物是很自然的。豬首之變為龍首,豬之變為龍,自是這一歷史背景下的神話產物。
◎結語
1970年代後期以來,中國考古學界提出了中國古文化劃分區系類型的理論,中原地區及周圍古文化各有其淵源和發展道路,發展階段大致同步又相互滲透,最終形成統一多民族國家而綿延不斷。每一位有識者都在思考:中國文明起源不可能限於4000年前的夏代,應向前追溯;文明起源的地區也不一定是中原一個中心,然後向四周擴展,對中原以外地區再這一起源過程中產生的作用應給予正式及足夠的估計;文明起源的標誌除了文字、金屬、城市這三個要素之外,從中國史前考古的特點看也應該還有更為豐富的內容。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