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傳統扶鸞儀式 民間重要信仰寄託


客家電視 更新日期:2010/05/29 20:15



【曾宏智/高雄六龜】



扶乩又稱扶鸞,是由兩個人扶著一根桃樹枝在沙盤上寫字,藉此傳遞神祇訊息的民間宗教儀式,台灣早期社會因為缺乏醫療資源,當時的客家先民就是透過這個儀式,求得身心平安或是解惑,雖然現在科技進步了,但在許多偏遠地區扶鸞仍是許多老人家的重要心靈寄託。



擔任溝通橋梁的正乩生,用客家話清楚讀出神明要傳達的意思,利用桃木做的鸞筆,在沙盤上寫下神明要傳達的文字,這裡是六龜地區重要的信仰中心勸善堂,將近百年的扶鸞儀式正在為各地信徒解惑。



六龜勸善堂正乩生 黃鼎真:「就是大家所稱的登堂,所有人要求叩(跪求),問日誥(看日子)或是求病體不安者。」



文史工作者 謝宜文:「利用神明的力量,交給正乩生,正乩生就會看到這些字,神明要和他們說話的這些字,會顯示出字來,這些字正乩生才看得到,一般人看不到,所以這些字顯出來之後,正乩生看了馬上就要說出來,抄錄生就要把它記錄下來。」



在客家庄會有扶鸞儀式的都是屬於儒教,而六龜勸善堂供奉的除了有儒教的文衡帝君外,還供奉道教與佛教,成為少數的三教同堂的廟堂。



六龜鄉民 詹景開:「現在等於是三教同堂,恩主爺是儒教,玉皇大帝是道教的,釋迦牟尼佛是佛教的,所以我們這堂變成三教同堂。」



早年醫療不普及,鄉下居民一旦生病,也會到廟裡求藥草治病,不過在科學興盛又受到醫療制度的規範下,多數的廟宇已不再提供開藥服務,扶鸞的民間信仰也已漸漸淡化,但是民國初年建造的勸善堂,依舊扮演替信徒解惑、提供建議的慰藉功能,現在除了是當地的重要信仰中心,也見證客家先民當年在移民六龜艱辛打拚的奮鬥過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iher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